企业网银(请至PC端证书版登录)
联系我们
首页
贸易金融
跨境投融资
跨境人民币
数字贸服
外贸管家
资讯
资讯
  • 交通银行线上金融服务“点”亮人民美好生活
        近年来,交通银行始终坚持金融为民,秉持“科技向善”理念,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不断加快数字化新交行建设。
        交行线上金融服务以“为客户创造价值,打造最佳体验”为目标,把银行业务从柜台搬上“云端”,使金融与非金融场景深度链接,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有温度的产品和服务。

    立足数字化转型,让便利多一点
        作为服务客户的重要平台,交通银行App承载着广大客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数字时代,客户对个人业务线上化、智能化需求愈发突出。交行及时洞察客户需求,不断优化客户体验,焕新升级推出交通银行App7.0版本。从客户视角和使用习惯出发,让客户的金融体验“轻松一点”,为亿万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智慧金融服务,满足客户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财富管理需求。
    交通银行App7.0版本继续重点打造交通出行、餐饮娱乐、政务生活和医疗健康四大生活场景的服务优势,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实惠的本地化、线上化全新消费生态,将政府“智慧政务”同客户的日常生活有效联通。
        此外,交行依托App推出“云上交行”服务,将原本必须到线下网点才能办理的业务搬到线上,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服务到身边、体验更便捷”的人性化服务,让金融无处不在,让服务触手可及。

    深耕生活场景,让实惠多一点
        2021年以来,交通银行App持续开展“交行福利季”活动,为客户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为千万商户增添活力。
        交通银行App把功能体验嵌入生活消费全场景。客户登录App体验签到、转账、还款、浏览投教知识等轻便任务即可参与福利季“月月有礼”抽奖活动,奖励包含各类支付券、生活缴费补贴券、加油券、话费券等,让客户切实感受到月月有好礼,人人有奖励。
        此外,交通银行App还针对不同商户的消费场景,特别推出“扫码付周周惠”线下实体消费活动,与百果园、奈雪的茶、良品铺子等10余个品牌商户达成合作,整合全国超3万家门店优惠,以“扫码支付满20元立减10元”活动助力激发消费活力。
        交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从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防疫服务专区功能,到大力推广“交行福利季”活动,始终便民利民惠民。面向“数字未来”,交行将继续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客户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的优质线上金融服务。
  • 交通银行发表新年献辞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谱写更加绚丽的交行华章
        2022年,交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中央巡视整改为契机,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升专业性,心怀“国之大者”,聚焦“三项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巩固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正式迈入《银行家》杂志全球10大银行之列。交行推动党的领导更好地融入公司治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交行聚焦主责主业,坚守金融的天职与使命,稳步提升金融供给质效,全力以赴稳经济大盘、助企纾困,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彰显国有大行担当作为。交行坚决打好资产质量攻坚战、收关战,继续保持向好态势。交行优化集团战略和“十四五”规划,扎实稳步实施,“数字化新交行”建设持续推进,发展动能得到优化提升。交行抓紧抓实疫情防控,构筑起守护安全、保障运营的坚固防线,无数交行人在大战大考面前扛得起、豁得出、顶得住、打得赢。交行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发扬斗争精神,勇于自我革命,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祛除顽瘴痼疾,推动巡视整改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拐点。
        2022年,交行迭代优化90多项金融支持政策,推动结构性政策工具扎实落地,为实体经济输入近万亿增量资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贷款,普惠及涉农贷款,绿色贷款等均实现大幅增长。这一年,交行全面支持进博会、消博会成功举办,推动多艘全球最大成品油运输船以及世界上载重吨位最大的多用途重吊船交付,积极参与C919国产大飞机商用化进程。这一年,交行服务新市民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面向老年人的服务更加贴心,手机银行推出了7.0版本,“医疗付费一件事”推广到40多个城市,“交政通”助力长三角482项政务事项就地办理。这一年,西藏自治区分行开始试营业,迪拜分行申设加快推进;新同城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接近尾声,两个异地中心项目即将启动。这一年,交行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进入第16个年头,数万名残疾人学生和数千名特教教师得到帮助;交行为32个边远村庄安装了2348盏太阳能路灯,为6所学校9000余名师生提供了健康达标的饮用水,建起一大批蔬菜大棚、光伏冷库、农产品加工厂等等。所有这些,都承载着追梦人的执着,镌刻下奋斗者的坚韧,无数交行人攻坚克难、勇于拼搏,把心血和汗水洒遍万水千山、润泽千家万户,将涓滴奉献汇聚成磅礴伟力,推动交行之轮激荡着时代的滚滚洪流。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交行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中国式现代化整体布局中聚焦主责主业、找准自身定位、谋实发展路径,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世界一流银行集团为目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以数字化转型为经营管理赋能。坚持绿色金融理念,突出打造普惠、贸易、科技、财富金融四大业务特色,积极服务扩大内需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 服务新发展格局,交通银行将打造贸易金融特色行
    回顾世界经济史,贸易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新时期,贸易仍将在经济运行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对内贸易、对外贸易都很重要,正所谓“内外贸并进,畅通双循环”。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做强贸易金融业务,是其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将贸易金融作为“十四五”时期着力打造的四大业务特色之一。

    “‘十四五’画卷已经徐徐展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更为市场带来无限的增量空间。”交行董事长任德奇在2020年年报致辞中如是表示,“我们将围绕服务新发展格局,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供给,凝心聚力打造普惠金融、贸易金融、科技金融、财富金融四大业务特色。”

    “十四五”时期,交行将通过三方面举措打造贸易金融特色行:一是做大做强贸易金融产品,即强化现金管理产品、做优供应链产品、完善跨境金融产品;二是拓宽营销路径,打造专业化的贸易融资品牌;三是发力渠道建设,打造同业最佳平台。

    “我们相信,只有长期主义的坚持者才能成功到达彼岸,俯首耕耘,必有硕果累累。”任德奇在致辞中表示。全牌照和海外布局的双重优势,完备的现金管理、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的产品体系,已激起市场对交行打造贸易金融特色行的期待。
    交行贸易金融新方略

    贸易金融业务历史悠久,其伴随着国际贸易发展而产生。在古罗马时期,地中海贸易活动蓬勃兴起,人们就开始利用票据作为融资工具。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大陆和英国出现了银行、股票交易所和外汇市场,国际贸易金融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境内所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逐渐开展贸易金融业务,业务和规模逐年扩大。业内普遍认为,贸易金融业务是指为企业贸易活动提供金融服务的业务,涵盖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保值避险等四大类服务,其中贸易融资是重中之重。贸易金融业务的发达与否,已被视为银行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成为衡量一家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

    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 年,是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具有全牌照和海外布局完善的双重优势。近年来,交行通过科技赋能,不断丰富现金管理、产业链金融、国际结算与跨境贸易融资业务品种,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贸易金融特色。

    比如,早在2007年交行即推出现金管理服务品牌——“蕴通账户”。“蕴通账户”以账户管理、收付款管理、流动性管理为核心,针对企业客户在采购、生产、销售、投资、融资、集团管控等各环节的资金管理需求,系统整合各项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现金管理服务。

    凭借强大的现金产品管理功能和良好的服务能力,交行“蕴通账户”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截至2020年末,上线“蕴通账户”现金管理的集团客户超2.82 万户,较上年末净增712 户;涉及现金管理账户超108.48 万户,较上年末净增25.02 万户。

    “居安思危”,当前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多家商业银行已成立交易银行部或贸易金融部,并将贸易金融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致力于打造平台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拳头产品”,输出统一的标准化服务流程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交行也制订了清晰的战略规划。在今年3月的业绩发布会上,交行行长刘珺公开对外表示,交行将从普惠金融、贸易金融、科技金融、财富金融四个领域做强特色,以长三角龙头银行、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实现交行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同频共振。

    贸易金融是交行党委明确的“十四五”时期全行着力打造的四大业务特色之一,是交行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业务,也是实现“长三角龙头银行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破局点。

    当前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呈现四大趋势:

    1. “双循环”战略提出新要求,跨币种跨区域融合加速;

    2. 市场需求趋向集成化和综合化,单一产品、简单组合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3. 产品复制和技术迭代速度加快,需要常态化创新研发作支撑;

    4. 线上化趋势明显,部分业务“全程在线”,疫情后“以场景为入口、以交易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晰。

    鉴于此,交行贸易金融业务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是,加速打造“线上化、集成化”的贸易金融产品体系,围绕对公“4+1”客户体系,聚焦做结算、做流量、做重点客户,不断拓展B端,通过对产品“线上化、集成化”的不断打磨创新,强化服务实体经济。

    为实现这一目标,交行已组建成立贸易金融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行贸易金融建设工作。做优供应链产品

    供应链金融是贸易金融的重要板块。所谓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由此实现银行、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共赢。

    近年来通过公司、授信、普惠等总分行有关部门的联动协同,交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在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组委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兵大奖评选”活动中,交行荣获“最佳供应链金融银行”奖项。

    当前交行已形成涵盖应收应付融资、预付款融资、存货融资三大类近20个国内贸易融资产品,并依托核心企业增信建立供应链重点融资产品体系,主要包括快易付、快易收、快易贴、智慧汽车及定制化方案等。

    同时,交行借助开放银行、敏捷项目机制等科技金融手段提升产业链金融线上化、场景化能力,形成在线承兑、在线贴现、在线保理、票据秒贴、保理秒放等线上融资产品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2020年交行供应链重点融资产品业务发生额1909.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9.12亿元,同比增长28.99%。2021年一季度,业务发生额较上年同期增长66.67%。

    在新发展格局下,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也发生重大变化。从国际形势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业链供应链“断链”、“断供”屡有发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已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国将提升国内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卡脖子”技术自主可控,让“堵点”畅通起来,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从微观层面看,实体企业对于产业链体系建设的重视与日俱进,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供应链金融创新方兴未艾,银行业不断加大投入,金融科技公司积极入局。

    “十四五”期间交行要做优供应链产品,持续丰富线上产品及服务,形成全数字、高体验的金融产品服务方案,聚焦医药、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重点产业构建生态圈。

    比如,发挥上海主场优势,选择高端制造、集成电路、医药等行业领域中的优秀企业,积极先行先试推动产品创新以实现业务突破。

    再如,积极理顺行业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完善行业一体服务方案,打造建筑行业“电子保函+快易付”、电力行业“再生能源补贴保理+电费贷”、汽车行业“智慧汽车+卡分期”、医药行业“快易付+医保结算”等特色产品组合,形成交行特色行业产业链竞争优势。

    新形势下,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诉求成为政策导向。国务院明确提出,鼓励大企业、头部企业运用获得的融资,以预付款等形式向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支付现金。这也是商业银行推动普惠金融的重要支撑。

    “要分散解决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问题很难、很慢,而核心企业了解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情况,通过加大对核心企业的资金支持,使其传递到中小企业,从而解决整个资金链问题,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是目前最好、最快的方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马淑萍表示。

    交行在这方面早有实践,即通过快易贴、快易付、智慧汽车、票据秒贴、经销商融资等产品,围绕核心企业批量拓展普惠业务。数据显示,2020年交行产业链金融业务带动普惠小微业务量771.94亿元,占比40.43%,较上年同期增加101.75亿元,增幅15.18%;带动普惠小微客户数11931户,占比90.19%,较上年同期增加3141户,增幅35.73%。

    在去年复工复产时期,交行积极发挥全产品线上办理优势,借助核心企业枢纽作用向上下游精准、便捷、高效注入信贷资金,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复工复产,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与青睐。

    随着产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优质产业链核心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和商业银行开展线上供应链融资业务,利用其信用增信或数据资产增信,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因此,加强线上平台建设,将显著提升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市场营销拓展能力,有利于推动供应链融资业务做大做强。完善跨境金融产品

    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行不仅具有全牌照和海外布局完善的双重优势,还具备离在岸、境内外、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基础。这使得交行在服务跨境贸易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020年交行跨境贸易融资发生额235.23 亿美元,同比增长36.43%;境内行涉外担保业务发生额40.58 亿美元。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双循环”并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32万亿元,服务进出口总额4.5万亿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订、国内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的推进都使得跨境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发展格局下,自贸区是链接“双循环”的重要平台和关键节点,自贸区业务也成为银行业布局的重点。交行则持续深耕自贸区业务,并且不断坚持金融创新,助力企业借势创变发展。

    截至2020年末,交行在21个省市自贸区共设立106家自贸区分支行,借助“境内账户、NRA 账户、FT 账户、OSA账户、创新离岸人民币账户”五位一体跨境金融账户体系优势,为自贸区客户提供结算、汇兑、融资等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交行通过深入研究自贸区政策,制定特色化发展业务。在各自贸区落地的“首单”业务,正在为开放型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在上海自贸区,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FT账户为依托,叙做首笔自贸区离岸并购贷款、首笔FT项下多品种银团贷款等市场创新业务,落地首单境内资产跨境转让业务。

    ——在广东自贸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优势,推动全国首笔不动产跨境抵押融资业务成功落地。

    ——在天津自贸区,依托产业优势,首创平行进口汽车供应链服务方案,支持平行进口汽车供应链属企业缴纳关税。

    ——在海南自贸港,聚焦国家重点战略,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债业务,落地首笔引入境外资金投资于海南省地方政府债券的业务,等等。

    2020年全年,交行在长三角、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重点区域累计办理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超人民币80亿元,其中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市场占比超过70%。

    显然,上海是交行自贸区跨境金融的重要阵地。上海自贸区成立最早,并在2019年8月设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上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行以“一体化、便利化、自由化、数字化”的金融服务推动新片区发展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交行始终走在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的最前线。在新片区挂牌成立几天后,交行即设立了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成为首批入驻临港新片区金融集聚区的金融机构。

    在上海自贸区,交行通过统筹“五位一体”跨境金融账户服务体系、落地跨境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创新跨境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单一综合窗口”建设,为区内企业和境外机构提供特色跨境金融服务。

    如交行上海市分行成功参与上海市某市属龙头企业发行的30亿上海地区首单自贸区离岸人民币债券项目,其中交行参与认购3亿元。自贸区债券是人民银行、中债登及市场主体共同研究推出的自贸区金融创新业务,有助于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十四五”期间将完善跨境产品,利用自贸区政策红利,发挥业务全牌照及境外布局优势,提升综合化联动服务及产品组合能力,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综合服务,持续引导境外优势赋能境内业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这是刘珺在2020年年报致辞中引用的一句古语。下一步,要以新方法论和数字化思维,构建形成交行贸易金融特色。在贸易金融业务已打下坚实的基础上,百年交行的底蕴使得人们相信,交行的贸易金融业务将更上一层楼。

  • 科技赋能 交通银行助力企业跨境资金一键触达
    近期,鞍钢集团境外子公司成功实现向集团财务公司境内账户汇划一键触达秒到账。“交行财资系统的新功能太好用啦,大大提升了我们集团的跨境资金支付效率,必须点赞。”公司财务人员兴奋地说道。

    财资系统(财务公司财资管理系统)是交银集团为满足集团财务公司综合金融需求而自主研发的一个系统平台。自2015年推出以来,通过不断升级优化,系统已具备包括账务管理、支付结算、信贷票据、风险管理、财企集成、监管报送等一体化功能,累计含有36个子系统,近1500项具体业务功能。

    交行财资系统曾获人民银行科技发展二等奖,是人行迄今为止获奖名单中唯一一个面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业务处理系统。目前,交银集团已形成了数百人的专职项目团队,具备丰富的项目上线和客户运营服务经验。
  • 交通银行“油企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荣获“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服务实践案例”大奖
    为展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成果,2021年服贸会面向全球征集各行业各领域优秀案例,旨在通过遴选活动树立行业新标杆,突出新模式、新服务、新业态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国际服务贸易交流合作。

    交通银行抓住地方炼油企业原油进口配额放开的政策机遇,面向境内外的石油产业链客群推广应用“油企链”综合金融方案。该方案精准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原油贸易场景,将油企商业撮合、跨境贸易金融、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等有机融合,以创新的跨境金融服务助力石油企业跨境结算、融资、投资、风险管理及国际化发展,有力支持了中国实体经济发展。
  • 服务债券市场高水平开放,交通银行助力“南向通”扬帆起航
    9月24日“南向通”开通首日,交通银行成为首批“南向通”做市商、首批境内投资者,顺利达成“南向通”首批交易。

    债券“南向通”的推出,标志着陆港债券市场资金南来北往、互联互通的完整闭环构建完成,这是我国金融市场继债券“北向通”之后的又一重大开放举措,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交通银行是首批13家“南向通”做市商成员以及41家境内投资者之一。开通首日达成“南向通”首批交易。

    交易首日,交通银行总行作为首批投资者与4家境外做市商达成9笔交易,交通银行香港分行作为首批“南向通”做市商与16家境内投资者达成20笔交易,交易涵盖了人民币、港元、美元等多个币种,债券品种包括国债、央票、香港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中资美元债等各个品种。

    债券“南向通”的推出宣示了我国继续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坚强决心,这对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促进境内外本外币资金双向流通、维护金融市场长期稳定具有突出的信号效应和显著的助推作用。在境内外投资者的共同参与下,香港债券市场有望获得更多的流动性,规模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有望进一步得到发挥。

    对于交通银行来说,“南向通”顺利落地将同时带来“市场机遇”和“客户机遇”,一方面可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丰富投资策略,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另一方面可发挥交通银行全球布局和综合经营优势,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交通银行将抓住“南向通”业务带来的发展契机,把综合化、国际化的经营实践融入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中,提高债券资产多元化配置能力、客户财富管理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人民币投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服务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发展,打造“大财富—大资管—大投行”全链条一体化经营体系,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助推自贸港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发展 海南交行落地首单“第三国采购货物”业务
    为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满足市场主体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需求,近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支持和指导下,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为某企业办理了自贸港首单“第三国采购货物”跨境支付业务。

    “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不实际进出我国一线关境、不纳入我国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包括离岸转手买卖、委托境外加工、第三国采购货物等。“第三国采购货物”是指我国境外承包工程企业在境外国家或地区建设项目时,从第三国采购设备、物资用于项目建设,相关设备、物资不进入我国境内,直接运至境外工程所在地,但采购货款从境内支付。

    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积极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关于支持海南开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汇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精神,《通知》发布后,梳理摸排市场主体需求,了解到我省一“走出去”企业因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建设,需向赞比亚供应商预付工程材料采购款,采购的物资用于刚果(金)某工程项目,相关物资不经过我国境内,直接从赞比亚运至刚果(金)工程所在地的业务情况后,认真落实“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的展业原则,并向省外汇局请教解决方案。在省外汇局的指导下,成功为企业办理了海南自贸港的首笔境外承包工程“第三国采购货物”业务。

    该笔业务的落地丰富了海南自贸港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类型,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将继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服务水平,发挥品牌优势,做大、做优、做强贸易金融,助力打造自贸港区域特色。
  • “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六大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创新发展”

    此次《规划》将金融支持创新发展放在主要任务措施的开篇,重点强调两类任务:

    一是强调促进金融业自身的创新发展。第一是资本市场创新发展。资本市场是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将重点发挥科创板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截至2021年6月末,科创板上市公司301家,IPO募资总额3753.2亿元,总市值约4.7万亿元。“十四五”期间,科创板建设与试点注册制改革将继续深入推进,科创板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引领示范作用将进一步发挥,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第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未来将从机构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维度推动银行创新发展:鼓励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科技支行、科技金融等专营机构,同时为科创企业提供信贷融资、财务顾问、投贷联动、并购金融等综合解决方案,探索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金融产品。第三是非银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上海作为金融创新发展领头羊,未来将集聚一批优质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并逐渐培育出一批科创投资机构品牌。

    二是明确重点支持的科技创新产业范畴。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高科技行业,涉及关键核心技术、高端制造产业等领域。具体而言,未来获得金融重点支持的领域有: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创新型、服务型、总部型、开放型、流量型等“五型经济”新业态;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等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个关键词“民生金融”

    《规划》聚焦普惠金融和养老、健康金融两大重要方面,对“十四五”时期金融如何服务民生进行了新的诠释:

    一方面,对“普惠金融”进行了全新的展开。《规划》对如何发展普惠金融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一是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双管齐下”。以商业银行为主力军,将建设普惠金融专业化体制机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头雁”自2017年起先行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也陆续跟进;未来银行体系普惠金融体制机制建设有望覆盖面更广、专业性更强。同时,也支持地方金融组织发挥自身特色,做好中小微企业服务。二是解决发展普惠金融的“后顾之忧”。《规划》提出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体系和发展相关保险产品两个抓手,有利于完善普惠金融的风险分担机制。三是数字化普惠金融进入“2.0阶段”。《规划》提出将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实施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2.0。这项工作已于今年5月启动,随着数字化平台全新升级,未来有望为更多银行、企业提供数据支撑,提升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农业的效率。四是通过“供应链金融”创新普惠服务模式,发展和完善普惠金融相关的金融产品及票据平台。

    另一方面,对“养老、健康金融”进行了全新的定义。“完善养老、健康金融服务体系”是本次《规划》中新增的内容,这一点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深加快直接相关。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可能在今年或明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但与之不匹配的是,届时我国人均GDP可能只在略超1万美元的水平上,存在“未富先老”的难题,此时提出“完善养老、健康金融服务体系”恰逢其时。具体将从信贷、信托、租赁、债券、基金、保险等多个维度支持养老、健康产业发展,同时构建和完善投资体系及投资管理体系,增加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
    第三个关键词“绿色金融”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重要共识,我国已在去年正式提出“双碳”目标任务,此次《规划》则首次提出基本确立“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地位”,率先探索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路径。具体来看:一是以市场资源配置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完善绿色债券交易规则、信用评级、ESG信息披露机制,并以碳市场为基础,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定价中心;二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包括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探索推出碳金融相关的碳远期、碳互换、碳基金等结构多样的绿色金融产品,并强调推进气候投融资服务创新;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建立专门服务绿色金融的各类分支机构,进一步完善组织建设、考核激励、内控等机制,更好地服务于绿色金融发展。

    此外,《规划》“专栏5”还分别就创新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金融市场建设、绿色金融支持政策等三大方面提出上海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的具体举措。不仅将充分利用上海的绿色金融发展经验,配合建立健全我国绿色金融标准,还将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此前,上海已明确将碳金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在国内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和市场,推动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落户上海;同时在绿色信贷创新、绿色债券信用评级、绿色保险指数分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正在加快碳期货、碳远期等新型绿色金融产品试点。展望未来,上海将加快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特色、对标国际水平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第四个关键词“金融数字化转型”

    《规划》明确提出“金融数字化转型”,“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科技的全球竞争力,具体而言明确了四项工作指引:一是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研究及应用,二是促进金融科技产业的聚集,三是探索金融科技监管模式创新,四是营造良好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根据《规划》,预计未来金融科技将加速向信贷、保险、证券、资管等领域渗透,并逐渐从线上向线下场景渗透,不断提升金融科技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推动更多传统业务场景和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大数据技术将可为金融从业者提供复杂场景下的决策支撑;人工智能将通过机器学习、生物识别等技术,为金融业提供智能客服、智能风控等场景应用;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将实现金融IT基础设施的虚拟化并实现运维自动化,大大降低使用成本。按照《规划》目标,预计到2025年,上海将集聚50家左右的金融科技龙头企业。

    第五个关键词“全球资源配置”

    《规划》强调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为主攻方向,加快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延续了今年5月公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基调,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和措施:一是强调从资管产品、市场、人才和综合服务等方面着力构建上海全球资管中心金融生态,以此推动上海从亚洲资管枢纽向全球资管中心目标迈进;二是始终把握上海作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窗口,借助浦东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先行先试,率先在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跨境使用等取得突破;三是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能级,持续完善人民币债券、人民币期货以及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市场机制,加大人民币金融资产品种国际发行;四是加强上海全球金融资源互联互通,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境外投资者设立分支机构,强调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和港澳台地区深化金融交流合作。

    《规划》还就“十四五”时期金融开放程度目标设定了具体量化指标,规划到2025年,境外投资者在上海市场持有债券余额比重达5%左右,“熊猫债”累计发行规模达7000亿元左右,人民币金融资产、重要大宗商品等“上海价格”在国际市场接受度更高、影响力更大。展望上海金融对外开放和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发展前景:一方面,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完备的金融市场要素、健全的金融基础设施和类型多样的各类金融机构,具备建设全球资管中心和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的充分条件;另一方面,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稳居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前三,有力地证明了上海金融对外开放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在浦东引领区建设规划的指导和本次《规划》的推动下,上海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资管中心和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

    第六个关键词“金融四大体系”

    此次《规划》中金融改革的内容和目标更为系统和明确,强调重点建设“金融四大体系”:

    一是金融市场体系创新发展。首要任务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重点推进科创板建设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引入做市商制度,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还将重点加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建设,推进银行间利率、外汇、信用等衍生品市场发展,深化黄金国际板建设。二是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创新。未来将完善股票、债券等基础性金融产品,完善商品期货产品系列,拓展商品期货期权、指数等衍生品工具,研究探索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加大资产证券化产品创新力度。三是建设多样化金融机构体系。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未来将吸引境内外大型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机构入驻,培育国际一流投行和资产管理机构。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推动更多国际金融组织、外国央行代表处、国际金融行业协会及新型多边金融组织落户上海。还将引导本地中小和民营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金融体系。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未来主要任务包括支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支持上海清算所开展大宗商品清算通业务,支持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总部建设人民币债券跨境平台,支持中国银联提升跨境支付便利性,支持建设国家级大型场内贵金属储备仓库。《规划》目标到2025年,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将提升至2800万亿元左右;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将达26万亿元左右,较2020年增长约47.7%,占全国直接融资额的比重保持在85%以上。

    此外,《规划》对于配套体系建设有四个“首次”。一是首次明确提出要发挥国家层面统筹协调推进机制的作用,这再次表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仅仅是上海市的《规划》,更是国家《规划》完整蓝图中的重要一块;二是首次系统给出金融人才体制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包括四个方面);三是首次给出了风险管理的完整体系(涵盖六大方面);四是首次对金融营商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提出了系统性要求(包括五项要求)。
  • 交通银行助力企业优化汇率风险管理
    截至4月末,交通银行主要汇率管理工具——代客远期结售汇签约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专业金融服务获得市场主体广泛好评。

    交通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交行在业务办理中,帮助相关企业积极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增强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为企业稳健发展经营奠定坚实基础。

    所谓风险中性理念,是指通过银行专业的汇率套保服务,企业提前锁定收益和成本,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聚焦主业,提升经营的可预测性。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特别强调要“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

    交通银行负责人表示,交行积极贯彻落实监管要求,建立总分行联动、多部门协同的内部工作机制,开展风险中性企业宣传,引导企业聚焦主业,建立健全汇率风险管理体系,将汇率管理纳入日常财务决策,通过金融工具进行汇率套期保值,帮助企业保持财务状况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3月以来,交通银行联合当地外汇局和自律机制,先后在江苏、广东、吉林、四川、浙江、重庆等地举办主题宣讲会,总分行外汇专家团队结合当前外贸形势和汇率走势,进行汇率套保工具培训和案例分析,切实将风险中性理念和套保工具运用方法传递给企业客户。

    针对某钢铁行业国企,交行多次主动上门拜访、宣传财务中性理念、详细介绍套保产品,企业风险中性意识逐步增强,今年累计办理远期购汇业务8000万美元以上。

    某打印机制造商出口企业,交行根据企业的个性化汇率保值需求开展适合度评估,向该客户推荐了更为灵活的期权产品,帮助客户拓展汇率避险手段。企业在交行办理了2000万美元的期权组合业务。

    针对某粮油贸易公司,交通银行发挥离岸资格优势,为其提供等值1000万美元的港币外债资金,结汇后用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为对冲港币升值风险,企业选择简单有效的远期购汇交易匹配跨境直贷业务进行套保,锁定综合融资成本。

    经过一系列高质量、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和引导,企业风险中性意识进一步加强,汇率风险管理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交通银行通过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精细化的产品方案,有效满足了不同业务场景和不同类型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需求。

    交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交行将继续履行风险中性宣导和服务职责,帮助企业坚持风险中性理念、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助力企业经营发展行稳致远。
  • “跨境理财通”试点在即,交行蓄势待发
    近期,交通银行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理财通”业务,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蓄势待发。

    “跨境理财通”业务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和港澳投资者通过区内银行体系建立的闭环式资金管道,跨境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合格投资产品或理财产品。5月6日,监管部门就《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逐步接近落地阶段。交行已对照《细则》要求,全面梳理完成各项开办前的准备工作。

    交行开办跨境理财通业务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01综合化国际化服务能力

    交行国际化布局在国内银行业中居于前列,已在 18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3 家境外分(子)行及代表处,形成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横跨五大洲的境外经营网络布局,为客户提供境内外、本外币一体化服务,此次推出“跨境理财通”的粤港澳大湾区,交行均有分支机构,网点覆盖和客户服务能力都具备了良好的开办基础。

    02持续增强的财富管理特色

    交行致力于发展成一家综合性金融集团,打造财富管理特色是交行的重要战略目标。除银行业务外,还拥有理财、基金、信托、金融租赁、保险、境外证券等全面的“非银金融牌照”,可为个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服务,具备较强的产品筛选专业能力,将为客户提供丰富、优质的“跨境理财通”投资产品。

    03市场认可的优质客户服务

    近年来交行的优质服务已经成为经营特色和亮点。交行高度重视客户服务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通过打造服务品质标杆,建立线上服务评价体系,推进服务流程优化等举措,推动客户服务体验不断升级。

    04健全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

    交行始终坚持“稳健、平衡、合规、创新”的风险偏好,围绕“全覆盖、全流程、专业化、责任制”,构筑起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风险管理核心优势。

    “跨境理财通”项目中,交行严格根据监管要求,从系统层面确保跨境资金的CIPS链路下闭环管理,同时根据现有个人跨境资金管理要求,及时准确地实现信息报送。在异常资金流动、高风险客户识别方面,基于完善的反洗钱及高风险管理策略及黑名单等系统部署,确保相关交易管控到位。

    作为民族金融品牌的继承者,交行将聚焦民生金融的重点方向,着力提升大湾区民众生活便利水平,积极跟进监管部门在大湾区先行先试“跨境理财通”计划,加快开发跨境理财产品。后续交行将积极研判境内外投资环境、客户需求、产品结构等,不断优化创新产品及客户操作体验,提升交行“跨境理财通”业务整体竞争力。

    交行始终秉持“建设具有财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银行”的战略愿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财富管理和跨境金融服务。未来交行将发挥境内外协同优势,强化集团一体化协同作战能力,确保“跨境理财通”业务稳妥推进。
  • 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成功落地南京地区首单跨境金融区块链中信保保单融资业务
    5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了“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上线当天,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在江苏省外汇管理局的耐心指导下,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通力合作,成功为南京自贸区某客户发放中信保下的出口发票融资业务,落地南京地区首单跨境金融区块链保单融资业务。

    “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功能是外管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本次新上线的功能。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授权许可,在平台上对业务进行真实性、重复性核验;同时银行可以对相关发票进行投保核验,核验后获得《承保情况通知书》,为客户办理出口信保融资业务。该功能进一步优化了银行出口信保融资业务的操作流程,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

    下一阶段,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将充分利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的相关功能,加强场景应用和推广,促进银行数字化转型、场景打造、和批量获客;同时进一步强化和中国出口信保公司的协同合作,加强产品创新,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深化区域战略,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
    近日,交通银行与巴基斯坦第一大银行哈比银行成功举办线上研讨会,探索优势互补,助力区域特色发展。这也是交行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又一举措。研讨会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举行,主要观点如下:
    后疫情时代下的“一带一路”合作更趋紧密
    后疫情时代,中国与东盟及东亚的关系将因RCEP而更加紧密。南亚和中亚经济增长需求旺盛,鼓励中资企业投资并且期望增加向中国的出口额。大宗商品出口国与中国之间经贸往来频繁,双向依赖度高。
    中巴战略合作持续深化
    中国是巴基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长三角地区贸易总额占比近四成。巴基斯坦出口商品以农业产品为主,进口商品以机械制造及电子信息设备为主。中巴双边贸易中,逐步以人民币取代美元作为结算货币。2016-2020年,人民币结算比例由3%提升为13%。
    交行与哈比银行合作进一步提升
    交行与哈比银行的合作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离在岸人民币双向流通,进一步推升人民币在中巴贸易和投资交易中结算比例,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两行将开展综合金融合作,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
    2021年为我国与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中巴经济走廊(CPEC)”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旨在推动区域互联和共同发展,也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同时,中国是巴基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长三角地区贸易总额占比近四成。交行与哈比银行的合作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近年来,交行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和企业在基础设施、对外贸易、跨境金融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跨境、跨业、跨市场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前期北京市分行参与了重点能源类项目——胡布电站项目的银团贷款,目前电站已全面完工并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 跨境电商收款服务商跨境人民币业务落地南京自贸区
    近日,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正式落地跨境电商金融综合服务系统,实现了跨境电商商户备案、资金入账、还原申报、反洗钱、订单风险筛查等功能。从此交行服务跨境电商的新模式正式开启。

    本项目通过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采用敏捷开发模式,共同推动了相关功能的快速上线。通过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与境内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系统对接,共同为出口跨境电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出口商户提供低成本的跨境收款服务,是交行支持“新业态“,助力“稳外贸”的重要体现。

    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银行和机构方面与监管部门进行了全面沟通,各方对业务方案进行了反复研究和推敲,整体业务的合规性方面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认可。该项目通过与国内领先的跨境电商收款服务商PingPong进行业务合作,预计每年可为江苏自贸区带来超百亿元人民币的跨境结算量。截至1月26日,该项目已成功备案商户超万户,落地跨境人民币约7000万元,业务规模稳步扩大。
  • 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合作 共谱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篇章
    11月28日,第12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会上,交通银行与马来西亚联昌银行就中马跨境人民币金融创新试点合作签署意向书,拟在人民币信贷资产跨境转让、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代理清算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据悉, 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方案》作出批复,同意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实施“一揽子”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创新。《方案》出台后,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在其总行的支持下,向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申报成为试点银行,并与园区内企业、马来西亚当地银行积极沟通合作事宜。此次同业合作意向的达成,将有力推动该行落地相关试点业务,进一步扩大跨境人民币在东盟国家地区的使用范围,促进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双向便利化。

    今年以来,该行依托广西(南宁)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积极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落地了包括人民币NRA账户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一级市场“债券通”等在内的全区首单。下一步,该行将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跨境人民币金融创新试点为契机,充分发挥业务全牌照和布局国际化的双重优势,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领域的金融合作,探索打造面向东盟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服务中国—东盟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
  • 交行约翰内斯堡分行正式开业
    当地时间11月20日,交通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在南非共和国第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正式开业。该行是交行在非洲地区设立的首家分行,填补了交行境外布局在非洲地区的空白。

    约翰内斯堡分行的成立是交行拓展非洲地区业务机遇的里程碑。近年来,中南两国在金融、经贸、旅游等领域合作持续深入,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约翰内斯堡分行将以“创造共同价值”为使命,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为两国客户提供更为全面、便捷和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两国企业实现共赢。

    以着力建设具有财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银行为战略,近年来交行积极把握新一轮对外开放政策和市场机遇,围绕中资企业“走出去”部署,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发挥协同价值,提升跨境跨业跨市场金融服务水平。随着约翰内斯堡分行的开业,交行已在全球五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3家境外银行机构,境外经营网点达到69个。截至2020年9月末,交行境外银行机构资产总额已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在集团资产总额中占比超12%。
  • 而立浦东,交行共筑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于2020年11月12日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会后,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表示,总书记的讲话意义深远、催人奋进,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鼓足了干劲。交通银行要用实际行动落实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勇担总部在上海、在浦东的职责使命,围绕五中全会关于科技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部署和对金融工作的相关要求,加快改革创新,积极服务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建设,持续提升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勇立金融改革潮头

    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总部位于浦东陆家嘴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早在1990年,即宣布浦东开发开放当年,交行总管理处就成立了“开发浦东工作调研小组”。同年12月25日,交行上海浦东分行正式成立,交行成为了第一个在浦东开设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并把浦东分行当做支持浦东开放开发的前哨阵地和桥头堡,给予了一系列规格高、灵活性强的制度安排。

    交行不仅是第一个在浦东开设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也是第一个将总部迁到陆家嘴的大型金融机构,见证了浦东从“烂泥渡”变成“金融城”。交银大厦在1997年4月动工,1998年4月完成桩基工程,1999年4月主体结构封顶,2002年国庆节后顺利搬迁至陆家嘴,并见证了陆家嘴旧时民谣中的“烂泥渡”摇身变成了中国金融的“名片”。

    交行还陆续在浦东设立了信用卡中心、业务处理中心、数据中心、软件开发中心、离岸业务中心、金融市场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等全国性中心;在境内开设的交银基金、交银租赁、交银信托、交银保险、交银投资、交银理财等几家子公司的注册地或主体业务也均在浦东,近期交银金科公司也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注册成立。

    作为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交行一直秉承着改革的基因,在支持浦东开发开放的过程中持续进行着改革深化,摸索出更加适应市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搭乘着资本市场的兴起,交行在2004-2007年间完成了深化股份制改革三部曲。第一步财务重组,完成500多亿元不良贷款的处置;第二步战略引资,引入汇丰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在其后一年里国际社会掀起一波投资中国银行业的热潮;第三步两地上市,2005年和2007年分别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交所。“股改三部曲”直接催生了一种新的银行改革模式,为后续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境内外上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敢为金融创新之先

    浦东开发开放的30年,交行既是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推动者。

    当年,交行浦东分行独家贷款了2600万美元支持建设时代广场,贷款了1.5亿元人民币支持建设浦东世纪大道样板段,还以银团贷款的方式参与了东方明珠、杨浦大桥等的建设。交行以“交叉参股+贷款”的方式同陆家嘴、金桥、外高桥三大开发公司进行了深度合作,这种模式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少见的。浦东不仅是开发开放的试验田,也是金融创新的试验田,这些多样化的支持方式在当时也数次开创了中国金融领域创新的先河。

    业务和产品创新是金融机构创新的一个直接反映。在上世纪90年代,交行浦东分行主打国际业务,是第一批从事国际金融业务的内资银行,更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个电子化外汇报价的银行,且一度成为上海地区的外汇报价中心,交行的“外汇宝”产品更是引发抢购,首次引入的押汇业务、信用证业务等也开创了风气之先。

    1991年,交行就提出了“形成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概念,次年交行联合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市政府以“一行四市”的方式发起设立了长江经济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提法和做法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早期探索。1993年,浦东分行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联合召开离岸金融研讨会,第一次提出了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先进理念,交行也成为获得离岸金融牌照的少数银行之一,是最早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的银行。

    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时,交行上海自贸区分行就是首批率先挂牌的银行之一,后来又成为自贸区扩区后与浦东政府签约的第一家商业银行,新片区分行也在第一时间正式揭牌开业。在充分利用自贸区改革创新试验田功能的基础上,交行联合自贸区管委会成立了金融创新联合试验室,首批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9个联合实验项目已经启动。

    改革和创新既是浦东持续开发开放的动力,也推动着交行不断地自我更新提升。

    开创转型发展格局

    以交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将浦东这块沃土当做转型求变的前哨阵地,得益于浦东开发开放和改革创新的良好环境,不断开创着中国金融领域创新的先河。

    现阶段浦东开发开放“再出发”正当其时,与中国谋划“十四五”更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高度契合,也与上海深入推进“五四三二一”战略布局高度一致。新阶段浦东的开发开放,将为金融机构加快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下一步,交行将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奋力开启发展新篇章。

    将助力浦东开发开放“再出发”作为“争做长三角龙头银行”和“做强上海主场优势”的重要抓手,加大新时期浦东开发开放建设中的资金支持力度,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完善金融配套服务。

    率先在浦东推进实施交行对接服务上海“五四三二一”战略的重点举措,包括精准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落实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等。

    不断提高“全牌照”经营和综合化服务质效,集成运用好银行、基金、寿险、产险、信托、金融租赁、债转股、理财、投行等金融牌照的功能和优势,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以加快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深度融入浦东现代化城区建设和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积极融入上海“两张网”建设,进一步扩大“交银e办事”金融服务品牌影响力。将“上海主场”与“普惠金融”有机结合,深度融入浦东城市治理各环节,以医疗、交通等领域便民金融服务为切入点,促进公共服务的便利共享。
  • 交通银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渐成趋势
    2015年的“8.11”汇改,形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使得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更能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力量变化。同时,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提高了中间价报价的合理性。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加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的年化波动率从2015年的3.2%抬升至2018年的4.9%。2019年由于逆周期因子发挥作用,年化波动率回落至3.9%。汇兑损益管理愈发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话题。在“8.11”汇改后的两年时间里,部分外向型企业出现了较大的汇兑亏损,汇兑成本超过了企业利息支出,有的甚至被侵蚀了净利润。

    多年以来,交通银行(以下简称“交行”)持续为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专业服务,运用丰富的外汇产品,助力企业提升抵御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通过合理套期保值,体现财务中性理念,帮助企业聚焦主业经营。

    汇率风险管理,为贸易企业赢取先机

    A公司是大型出口贸易企业,主要从事医疗用品的生产销售。今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企业出口订单量急剧攀升。无奈全球汇市波谲云诡,美元等主要货币汇率一波三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交行抓住市场窗口期,灵活组合不同特点的外汇产品,为A公司量身定制了综合套期保值方案。三月初,疫情全球蔓延叠加国际油价暴跌,美元指数快速上扬。交行根据A公司出口收汇账期情况,推荐办理了远期结汇配套“汇增利”业务,锁定远期结汇牌价,提升收汇留存美元的综合收益。五个月后,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跌至6.95左右。A公司按期支取汇增利,获得7.1的结汇价格,有效规避了汇率波动风险。

    B公司是国内大型纺织品企业,有大量美元即期和远期结汇需求。年中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震荡升值。交行推荐B公司买入美元看跌期权,将未来结汇保底价格锁定在6.9,以此应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可能。四个月后,人民币汇率已经升至6.7附近。由于B公司事先办理了外汇期权业务,此时通过期权到期行权,获得了比即期汇率高出约2000点的结汇价格。不仅如此,如果人民币走势逆转,买入美元看跌期权还为企业保留了享有按较高即期汇率结汇的机会。

    汇率避险,为全口径跨境融资保驾护航

    今年3月11日,为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1上调至1.25。为应对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各个国家纷纷降息或释放流动性,境外资金相对宽裕,跨境融资价格不断下行。但是,大幅波动的汇率成为制约企业融入境外低成本资金的关键因素。

    年初,C建筑集团受疫情期间人员管控影响,项目建设被迫延迟,资金流承受压力。而工程款和工人薪资牵动一连串民生,是集团面临的首要问题。为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交行推荐C集团办理跨境直贷业务,通过发挥国际化优势,由交行海外分行直接向C集团发放全口径跨境贷款,同时办理货币掉期锁定资金成本,实现了境内企业提用美元资金并结汇人民币使用的效果。当月,美元资金面受恐慌情绪影响出现流动性紧缺,外汇市场剧烈波动,交易时段内套期保值成本大起大落。交行代客和交易团队每小时跟进市场报价,更新测算套期保值成本。经过连续一周的价格比对跟踪,终于在临近月末抓住符合企业期望价格的市场机会,为C集团锁定外债综合融资成本,顺利发放全口径跨境直贷5000万美元,及时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交行汇率管理综合服务帮助企业拓宽跨境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科技,为贸易投资便利化赋能

    随着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受困于物理隔离,人际接触减少,线上活动大幅增加。这种改变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与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

    交行运用新科技与金融场景深度融合,使企业办理国际业务手续更简便、操作更快捷。依托外汇业务先发优势,交行已具备成熟的汇率避险产品体系,覆盖全时区的全球交易平台以及完备的线上服务能力。近年来,交行线上代客交易系列产品和服务不断推陈出新,以便捷和高效的使用体验,受到企业广泛欢迎。

    D公司是一家主营化工品原料进口的大型外贸企业,年进口额数亿美元。疫情期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因短期内有多笔大额付汇业务,D公司顾虑后期美元反弹可能会遭受汇兑损失,急需锁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购汇成本。疫情期间,企业无法频繁前往银行提交纸质资料,极易错过理想的锁汇价格。

    交行针对企业疫情期间的特殊业务需求,向D公司推荐了“Easy兑”系列产品。通过企业网银远期外汇交易功能,企业可以自主在线办理业务,线上上传影像资料,实时或挂单锁定目标汇率,大幅提高外汇交易的便利度和时效性,真正做到“足不出户,E点即锁”。D公司使用“Easy兑”成功办理了10笔共计1500万美元的远期购汇业务,有效锁定采购成本。

    今年5月底以来,人民币逐渐进入升值阶段,且走势趋稳。5月28日至今,人民币升值幅度在7%上下,企业结汇率增加,售汇率下降,外汇供求和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改善。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10月27日发布消息,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此前,逆周期调节因子的使用主要是为了稳定汇率,避免在危机时出现汇率螺旋下行的顺周期行为和企业争相购汇的“羊群效应”。在经济基本面和中外利差带动下,预计人民币将继续处于强势阶段,考虑到四季度欧美可能会出现二次衰退和金融市场波动可能会带动美元逆势反弹,以及监管机构不断释放的调控意图,预计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性将增大,围绕潜在趋势水平上下波动。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的背景下,交行将一如既往积极助力企业防范汇率风险,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 数字化 | 交行首单跨境平台资产交易,成了
    11月3日,交行落地首单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资产交易,成为跨境平台首批成功试点银行。跨境平台是在人民银行指导下上海票据交易所联合相关机构建设开发,为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相关服务的综合性数字化平台。

    借助跨境平台,交行实现了与境内外金融机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交易的线上处理,进一步拓宽了跨境融资渠道,大幅提升跨境市场信息传递效率和透明度,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降低外贸企业融资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交行一直重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构建共享生态,不断提升贸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外贸企业效能。交行将以跨境平台上线和进博会召开为契机,不断丰富跨境贸易融资产品体系、优化配置全球资源,全面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 交行成功实现内港首批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互联互通
    10月19日,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联动香港分行落地央行数研所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简称“贸金平台”)的跨平台项目国内首批贸易融资业务之一。跨平台项目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管局主导,围绕“境内客户办理出口发票融资、香港客户办理进口发票融资”的业务场景,打造贸金平台和香港贸易联动平台的互联互通。首批线上融资产品——出口发票融资业务的完成,成功实现内港两地首次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的互联互通。

    2019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管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奠定了贸金平台与贸易联动平台跨平台项目合作的基础。跨平台项目自2020年2月启动,围绕内港两地实际的业务需求,集中各自优势资源,持续深挖贸易金融业务场景和金融科技的结合点,实现了贸易创新、技术创新、监管创新与金融创新。双方平台完成对接后,将为内港两地企业提供更便利的贸易融资服务,这将有利于提高跨境贸易融资互信与便利化水平,扩大我国经贸朋友圈,助力企业“走出去”,降低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成本。交通银行勇做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借助发挥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优势,将区块链新技术与贸易金融相结合,解决了传统跨境贸易金融在身份认证、信息传输、数据安全等方面存在的行业痛点和难点。使金融服务享受到了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操作便捷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共享性。

    此次办理首批跨平台融资业务之一的深圳中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系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骨干央企、世界500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一站式集成服务商。公司机电产品一般贸易出口额连续多年居深圳市首位,在全国一般贸易出口企业百强榜上名列前茅。未来,交通银行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共赢发展,进一步推动内港两地金融科技合作的持续发展,助力全球金融战略,为打造开放、包容、共建的金融生态作出贡献。
  • 从“一站式”到“全方位”:交通银行“单一窗口”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大疫之下,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间密切交往的贸易活动虽被迫按下了“暂停键”。但在外贸竞争力比拼的大赛道上,依旧是一场事关开放程度与贸易效率的“对位”与“长跑”。

    赛道上,速度快慢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口岸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信息科学技术与通关流程进行了结合,将原报关报检系统整合为一个申报系统,从多套操作流程简化为“单一窗口”,实现了报关、报检、税务的一系列对接,减少重复作业,提升了数据精准度。

    因此,许多国家也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作为实施贸易便利化,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国家或地区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将“单一窗口”视为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01云端发力,助力疫情“下半场”贸易复苏

    由于肺炎疫情仍存在许多变数,全球贸易前景依旧不明朗,单就数据层面来看,贸易复苏已呈现稳中向好之趋势。

    根据参考消息网报道,今年第3季度,我国的出口贸易份额强势反弹,上涨幅度达到10%。根据报道可以得知,我国在今年前3个季度的出口贸易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

    这其中,“单一窗口”能效落地功不可没。特别是对于中国贸易“桥头堡”的上海,自2019年与交通银行深度合作以来,“单一窗口”与交行“耦合效应”持续增强,在两者不断和合共生的基础上,使得服务效能与服务品质得到倍增式跃进。

    在抗击新冠病毒的特殊时期,交通银行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应对疫情推出“线上预约开户专属服务”。企业通过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扫描相应的二维码即可进行开户预约,将办理流程尽可能的从“线下”搬至“线上”。

    具体来看,交行预设三条在线预约开户通道,企业可通过交通银行门户网站扫码、微信小程序扫码以及交通银行手机银行APP渠道扫码等方式快速完成预约开户工作。在完成预约开户之后,即可以在交行网点办理账户开立,省去了网点等候时间,减少人员接触,提升开户效率。

    而疫情“下半场”,海外疫情形势复杂,不少国内企业的供应链、资金链远在海外,不管是从境外进口物资、设备恢复生产活动,还是短期资金链的融通,都需要高效、便捷的流程服务。

    应对疫情,交行“单一窗口”上海地方版快速推出防疫线上汇款及贸易融资专属服务。企业通过上海单一窗口提交汇款和相应的贸易融资申请,协助客户快速便捷地办理业务,完成跨境支付及资金链融通。

    交通银行国际业务相关负责人夏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借助“单一窗口”渠道,海外汇款可通过线上渠道办理,无需人员往返银行柜台、无需提交纸质单据,全程线上快速完成款项支付。

    现阶段,疫情进入常态化,随着国际贸易基本盘止跌反弹,跨境贸易活动也将重回正轨。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交行“单一窗口”也凭借数字化、全链路、高效率的服务方式,从云端发力,持续助力国际贸易重回增长通道。

    02足不出“沪”,通关与结算服务再提速

    长久以来,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国际贸易往来的桥梁,而效能和速度成为了“单一窗口”与生俱来的关键属性。

    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城市和国际贸易枢纽,吸引了众多商贸集团来沪设立地区总部,统筹集团在国内各口岸的货物贸易。因此需要更为高效、便捷的“窗口通道”,来完成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匹配。

    资料显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由国家多个部委共同打造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而银行提供的“单一窗口”金融服务,有助于拓宽企业线上办理汇出汇款、预约开户、贸易融资等业务的渠道。

    与以往异地报关单不能通过本地“单一窗口”办理购付汇不同的是,此次交行上线的标准版“单一窗口”,企业以“一点接入、一键提交”的方式,企业可享受汇总征税电子担保、跨境汇款、融资贷款、实时牌价查询等一揽子综合化线上服务,以全在线方式实现从跨境贸易到跨境结算的全程电子化智能流转,企业所耗时间大幅压缩,工作效率有效提升,真正做到足不出“沪”。

    在通关与结算的流程上,高效、便捷的流程服务也跑出了“加速度”。具体来说,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提交相应的服务需求,比如付款申请,银行则借助“单一窗口”基于大数据平台所涵盖的报关单等口岸信息,与企业提交的汇款申请相对应,完成跨境物流与资金流的匹配。

    而在完成系统对接之后,口岸数据会在企业授权的前提下以电子化的形式推送到银行的业务端口,银行核对相关信息后即可完成该笔款项的汇出。

    03精准响应,创新贸易金融模式

    有人形容“单一窗口”是一条勾连国与国之间贸易的“高速道”,那么对于银行机构而言,其提供的“单一窗口”金融服务便要始终围绕着“效率”和“商流”两大命题进行创新与延展。

    据了解,“单一窗口”服务最初在交行上线时,主打“货物贸易购付汇”与“汇总征税电子保函”两项重点产品,依托便捷高效的服务流程,为交行“单一窗口”带了可观的签约客户数、业务量。

    随着需求量的不断攀升,“单一窗口”体系内涵也得到丰富和补足。在既有服务的基础上,2019年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来临之际顺势推出了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的线上申请功能,通过构建在线“融资+汇款”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体系,为进博会采购商提供融资结算便利,并顺利完成首单在线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和对外支付的全流程操作。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马不停蹄。今年4月,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在深圳“单一窗口”成功落地首单线上融资产品——出口发票融资业务,也成为首家在深圳“单一窗口”实现“结算+融资”全功能上线的银行。

    报道称,产品上线首日,首位用户通过“单一窗口”提交融资申请,系统自动进行报关单核对,余额扣减,电子签署,告别了纸质单据、实体印章,16分钟完成了贸易融资全链条操作。

    继2019年4月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实现在线签约、账户绑定、购付汇、结汇等功能后,2020年2月,交通银行深圳分行为加大疫情期间对重点行业及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出了在线信用贷款产品“通关贷”,同年3月,为助力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再次推出了线上融资产品——进口汇出款融资。

    君子善假于物也,除了应“需”而生的功能性增设、针对不同区域的地方版业务性定制,交行还在目光投向区块链等创新金融科技拓展新的服务场景。

    今年上半年,交通银行在厦门成功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区块链平台“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支付场景”。

    据悉,该场景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和智能合约等技术,将税务局发票系统、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相关银行、部分船代、货代、付款企业链接起来,实现政府信息、银行服务和产业链的融合。

    付款人可多渠道接入,实现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全程线上办理、发票(电票或纸票)批量自动验证和自动打标等功能,提高企业外汇支付效率,防止重复付汇。电子单证的审核不仅将大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也减轻了银行验票和柜面付款压力,还将有效提升厦门的国际航运营商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单一窗口”的服务内容,仍将进一步扩充。未来,更为丰富的融资品种、更为多元的参与主体、更加流畅的人机交互等都将会创造出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实现技术创新驱动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模式。

    04双轮驱动,整合“标准版+地方版”功能优势

    全球化背景使得跨境贸易更便捷、更安全至关重要。很多国家地区未雨绸缪,制定出促进贸易便利化战略。并通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简化贸易和运输手续、单证要求来提高本国贸易的参与度、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1月,上海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新一轮改革举措《上海市全面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中指出,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降费提速是其中重点内容之一。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表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是上海在世行营商环境测评中最主要的得分点之一。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为上海市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已与上海地方版“单一窗口”开展了深入合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

    据了解,2020年以来,交行通过上海地方版“单一窗口”服务的客户数始终处于市场前列,“单一窗口”业务展示出的“交行品质”也多次赢得区域企业好评。

    而在国家标准版“单一窗口”上线后,交行也顺势提出服务效能升级的战略,进一步丰富交行跨境金融服务产品的应用场景。

    交行上海市分行以此为契机,整合国家、地方两个平台的功能优势,打造了“国家标准版+上海地方版”的双轮驱动模式,持续提高交行优质跨境金融的市场覆盖面、服务可得性和客户满意度。

    另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交行已实现与深圳、上海、四川、江苏、福建、厦门六地地方版单一窗口对接,大力推进与标准版单一窗口对接工作。现已支持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在线办理跨境购付汇、贸易融资等业务,有效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口岸营商环境是上海市整体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接下来交行将通过“标准版+地方版”的“双轮驱动”全方位提升“单一窗口”服务效能,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贡献“交行力量”。

    申卫华表示,2020年上海将进一步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继续对标国际,实现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功能-特色服务-第三方应用”三位一体的一站式贸易服务。从“一站式”到“全方位”,交行“单一窗口”正在以不断迭代升级的金融服务,领衔服务上海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雁阵”,而接下来交行有望在国际大通关合作机制当中,行稳致远,提速升级,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
  • 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在“双循环”中唱响“稳企业 保就业”主旋律
    “在全球疫情对国际经贸造成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如期举行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可谓向世界传递出比黄金还珍贵的信心,这无疑为疫情阴影笼罩下的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阳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前夕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谋篇布局、规划蓝图、擘画方略,值此交通银行入闽110周年之际,更要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国有商业银行更大的作用,为建设具有财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银行贡献积极的力量。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聚焦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累计服务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6000户;发放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优惠利率贷款占全省的11.51%,专项再贷款投放户数和金额在福建省内名列前茅;着力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对公实质性贷款增幅15.09%,位居当地五大行之首,其中进出口企业贷款增幅17.5%,超过对公实质性贷款增幅2.41个百分点。

    金融服务支持复工复产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得猝不及防,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及时开辟绿色通道,向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市场主体提供敏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在复工复产保卫战中勇于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了大行担当。

    聚丙烯是生产N95型口罩、防护服的主要原料。作为全球最大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企业,福建省内某聚丙烯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自疫情发生以来,集团积极响应地方党委和政府强化救灾物资配备的要求,并根据生产需要向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提出了融资需求。该行立即协调总行相关条线人员,在2月和3月疫情防控最为关键的阶段,累计开立进口信用证、国内信用证金额折合人民币近4亿元,并在疫情全球大流行、进口通道受阻的情况下,又给予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商业承兑汇票保贴额度在内的2亿元专项防疫贷款,实实在在地解决了集团复工复产期间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

    为了借力线上渠道,更好地支持复工复产,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还积极推进“单一窗口”建设,成为福建省内第四家在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上拥有实际业务场景的商业银行,并落地全省首笔地方版“单一窗口”项下跨境汇款业务,将业务处理耗时大幅缩减至6分钟以内。与此同时,该行还成功接入全国标准版“单一窗口”,为多家进出口企业迭代优化三方协议签署、银行账户绑定、购付汇应用等功能,实现了“一键”申请和“一站”办理,大幅提升了外贸企业业务办理效率,进一步拓宽了企业跨境便利化支付渠道,有效推动了“互联网+外贸+金融”的深度融合。

    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还根据总行统一部署安排,创新推出了以“快捷证”“快捷贷”“快捷汇”等为代表的EASY系列外汇业务线上产品,不但免去了客户往返银行提交纸质资料的手续,也省去了客户加盖实体印章的环节,业务办理时长从以往的1天缩短至15分钟,切实提升了无接触式的客户服务体验。此外,该行还适应特殊时期市场需要,为企业提供网银挂单结售汇、网银远期结售汇等汇率避险产品,便利客户足不出户、不用耗费人力盯盘即可提高结汇收益,有效助力外向型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在国际业务重点客户推进季专项活动中,该行分支机构深入走访对接外贸、外资、内贸、台资“四个一百”企业融资需求,切实加强与各地市进出口龙头企业的合作,今年以来累计为新增的15家进出口龙头企业提供40亿元授信支持,为福建省29家台资和外贸新客户新增授信近225亿元,相关进出口企业累计提用约110亿元,有效助力了外贸大省建设。

    金融活水助力“稳外贸稳外资”

    今年1至8月,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0.6%,其中全国进口总量同比下降2.3%,但福建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上升0.6%,福建进口总量同比大幅上涨11%。

    2020年“七一”期间,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国际业务部党支部前往某渔业公司开展“稳企业、保就业,助力远洋渔业党员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推介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宣讲定制化的《渔业跨境金融服务方案》,支持企业通过设立资金池方式统筹运营经常、资本项目收支,帮助解决企业用汇及汇率风险管理问题。截至目前,该行已先后与全省26家远洋渔业企业中的8家开展业务合作,给予5家远洋渔业重点企业授信额度合计约10亿元,累计办理国际收支2790万美元,有效解决了远洋渔业用汇问题,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海上福州”战略构想的落地。

    为了让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助力稳外贸稳外资,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不断提高政策执行力,推动业务审核签注手续放宽等便利化措施精准落地。自新政策执行以来,该行先后简化业务单据签注手续1955笔,金额合计34332万美元;推广电子单证业务,采用线上代替线下的无接触渠道,简化汇款流程,有效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累计办理485笔业务,金额共计20831万美元;落实诚信合规企业外汇收支便利化,优化诚信合规企业货物贸易外汇业务审核模式,允许企业事后补交单证,为诚信合规企业提供便利;针对企业出口收汇和进口回款延期的困难,积极向总行争取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延长贸易融资期限最长至270天;运用贸易新业态企业商户准入门槛低、通关便利、突破“谁出口、谁收汇”的特点,积极推动石狮市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发展;根据取消特殊退汇业务登记便利化政策,及时向有特殊退汇业务需求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国际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还积极实施办理企业外债注销登记、办理内保外贷注销登记、落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有效提升了资本项目服务水平。

    金融创新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博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福建某鞋类企业开辟车间专线生产应急口罩,最终顺利完成货物分批空运至客户手中的交单任务。该公司负责人坦言,期间多亏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与公司同舟共济,发挥其国际化经营和离岸牌照优势,离在岸联动为公司提供外贸订单融资资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交行、一个客户”服务理念引领下的实际行动。他透露,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还下调了贷款利率,减轻了公司在疫情期间营运成本大幅增加的负担。

    在去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的福建省重点采购项目签约仪式上,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就与该企业签订了一份28亿元的预授信额度合作协议。为了帮助解决该公司疫情期间跨境交易及资金需求,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在境内外资金调度上为企业对口提供专业服务方案,积极推广最新上线的对公即期结售汇电子挂单业务,结合企业经营情况高效上线“单一窗口”、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功能,为稳外贸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让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助力稳外贸稳外资,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不断提高政策执行力,推动业务审核签注手续放宽等便利化措施精准落地。自新政策执行以来,该行先后简化业务单据签注手续1955笔,金额合计34332万美元;推广电子单证业务,采用线上代替线下的无接触渠道,简化汇款流程,有效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累计办理485笔业务,金额共计20831万美元;落实诚信合规企业外汇收支便利化,优化诚信合规企业货物贸易外汇业务审核模式,允许企业事后补交单证,为诚信合规企业提供便利;针对企业出口收汇和进口回款延期的困难,积极向总行争取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延长贸易融资期限最长至270天;运用贸易新业态企业商户准入门槛低、通关便利、突破“谁出口、谁收汇”的特点,积极推动石狮市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发展;根据取消特殊退汇业务登记便利化政策,及时向有特殊退汇业务需求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国际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还积极实施办理企业外债注销登记、办理内保外贷注销登记、落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有效提升了资本项目服务水平。

    金融创新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博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福建某鞋类企业开辟车间专线生产应急口罩,最终顺利完成货物分批空运至客户手中的交单任务。该公司负责人坦言,期间多亏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与公司同舟共济,发挥其国际化经营和离岸牌照优势,离在岸联动为公司提供外贸订单融资资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交行、一个客户”服务理念引领下的实际行动。他透露,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还下调了贷款利率,减轻了公司在疫情期间营运成本大幅增加的负担。

    在去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的福建省重点采购项目签约仪式上,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就与该企业签订了一份28亿元的预授信额度合作协议。为了帮助解决该公司疫情期间跨境交易及资金需求,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在境内外资金调度上为企业对口提供专业服务方案,积极推广最新上线的对公即期结售汇电子挂单业务,结合企业经营情况高效上线“单一窗口”、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等功能,为稳外贸提供了有力支撑。

    “虽然进博会只有短短几天,但交通银行为广大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的金融服务却可以覆盖全年365天,真正做到全年客户服务不落幕。”刘阳介绍说,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将立足福建对外经济新优势,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广阔平台,发挥国际化、综合化的经营优势,不断建强外向经济金融服务功能,全力服务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还与漳州市某企业等采购商签订了总额为78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自与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以来,近两年取得突破性进展,除了传统的授信业务以外,业务合作范围覆盖了类信贷、跨境金融、境内外联动、债转股等,实现了从单一合作到多元化、全方位战略合作的转变。今年8月,企业与交通银行驻闽分支机构在漳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在上海即将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还计划参与多场项目对接会,涉及项目签约总金额逾百亿元。刘阳说:“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大对新时代新福建建设重点区域的支持力度,着力提高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记者 黄长秋)
  • 立足跨境贸易全链,运用「新科技」实现金融场景深度融合
    疫情冲击下数字化转型呈现加速趋势,金融与科技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也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创新运用,智能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与过往“数字银行”概念不同的是,这一场变革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提供定制化、贴心化的金融服务,从业务体验到渠道体验全面优化升级,在支付结算、贸易融资和跨境金融等各个方面重新定义银行服务。

    数字经济的释放将是商业银行整体发展的主旋律。一些具备强创新意识的大行早已开启向「创新数字银行」转变。

    中国外贸企业「隐忧」何解?

    2020年我国跨境贸易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折射到进出口外贸企业身上,订单取消、推迟付款,即便有订单,但货物却无法运输通关。更严重的是,供应链停滞、资金链断裂等。如何应对疫情影响,顺利度过今年这个艰难时期,成为外贸企业面临的关键命题。

    自疫情爆发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不断落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05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0.6%,降幅较前7个月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05万亿元,增长0.8%;进口9万亿元,下降2.3%;贸易顺差2.05万亿元,增加17.2%。

    从今年前8个月数据看,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外贸主力军地位,进出口增速和贸易占比均有所提升。前8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9.21万亿元,增长8.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5.9%,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

    在一系列稳外贸举措支持下,我国外贸展现出较强韧性。但疫情依旧在国际市场蔓延,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我国外贸行业依然面临较大的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形势严峻且充满挑战,稳外贸仍需久久为功。

    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对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作用巨大。为进一步响应国家“六稳”工作要求,帮助外贸进出口企业渡过难关,2020年初,交通银行国际业务条线上下齐心全力积极抗击疫情,支持复工复产,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交通银行通过互联网技术运用,推出全流程、全线上办理的“Easy贷-快捷贷”“Easy证-快捷证”系列产品,让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无法外出办理业务的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信用证、贸易融资全流程业务。

    据了解,交通银行的“Easy贷-快捷贷”“Easy证-快捷证”系列产品是依据国家电子签名法创建的标准化数字签名在线合成、电子签署银企电子合约,使业务办理告别纸质合同和实体印章,打通了企业、经营单位、银行国际部三点之间双向线上处理节点。企业无需跑银行递交纸质申请和贸易背景审核资料,经营单位无需在企业和国际部之间来回传递单据、加盖印章,业务办理时间由传统模式的数日缩短至十几分钟,助企业足不出户高效办理国际信用证、国内信用证和跨境贸易融资,疏解疫情导致的业务办理和资金需求的困局。

    运用「新科技」实现金融场景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时代,「效率」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新冠疫情向全球蔓延,海外汽车产量逐步减产,一家平行汽车进口客户的交易对手表示,“谁的信用证先开出来,订单就优先给他”,交通银行急客户所急,运用“Easy贷-快捷贷”“Easy证-快捷证”系列产品助力企业抢占到了国际订单。

    诚然,企业想要在逆势中成长,就需要交通银行这样的「创新型数字银行」来为企业打下坚实的数字化基础,真正实现以科技提升效率,以效率增强竞争力。

    在信息交互的5G“高速公路”上,交通银行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嵌入跨境汇款业务场景。通过学习客户初次填写的汇款信息和汇路,系统在后续同类业务中可实现汇款信息自动填充、智能选择最优汇路等智能化处理,大幅简化了系统操作,提高了资金效率,降低了业务成本。

    交通银行运用新科技全面与金融场景深度融合,在流程长、操作烦、规则多的国际业务领域,科技运用使得办理国际业务不再冗繁复杂,银行服务的时效性,便利化、透明度持续提升。

    打造全线上跨境汇款“Easy汇”系列智能产品,提供全渠道在线智能汇出汇款、批量处理、电子单证、智慧路由、汇入汇款线上确认等智能化、人性化功能,支持SWIFT GPII款项进度实时查询,资金状态一目了然。交通银行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广泛运用,为企业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价值和便利。

    同时,交通银行运用科技手段改变传统单证审核业务的处理模式,智慧单据实现多项单据智能化处理创新,开证电子申请书信息一键导入、OCR图像识别单据及文字转换、英文往来报文AI语义识别和业务信息自动提示等,显著加快了单据信息录入审核效率,进而实现企业贸易结算速度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交通银行在区块链技术运用方面充分发挥其解决信息信任问题的特质,有的放矢解决实际业务痛点。早在2018年,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一起,在行内率先实现区块链技术在国内证业务领域的运用,解决业界国内证无电子传输平台的难题,实现国内证中文信息行内电子化传输,大幅提升国内证业务办理质效。其后,交通银行积极搭建了行内区块链贸易融资资产交易平台,并实现与同业的跨链对接,扩大了福费廷业务的线上生态圈,提升同业间交易型业务的撮合效率。

    未来数字化展现:“境内端、跨境端”贸易链全貌

    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如果说,每一场危机中都包含着负面的风险和正面的机遇,那么眼下这场疫情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残酷之中也促使跨境电商迎来发展「新契机」。

    随着跨境贸易由线下向线上迁移,跨境电商规模快速扩大,已成为外贸业态的突出亮点。

    实际上,跨境电商作为贸易新业态,在创新驱动下之所以能够呈现高增长,与政策红利的释放有直接关系。2020上半年,国家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增设到105个,通过扩围可以使政策红利覆盖范围更广,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综试区对跨境电商成长的带动作用,从而促进传统外贸转型升级。

    国务院多次要求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出口。由此众多中小微出口企业纷纷踏上亚马逊、ebay等境外平台开店之路,质优价廉的产品,迅速获得外国买家的青睐,跨境电商进出口逆势实现两位数增长。

    打通跨境电商平台销售资金汇入通道,既是顺应贸易方式迭代更新,金融服务新兴业态的必然方向,更是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的企业责任。面对反洗钱压力、新型交易背景真实性审核判断方式和灵活的收付汇模式,如何为跨境电商平台提供合规又高效的服务,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道综合性课题。

    交通银行在重庆落地「创新型跨境电商海外收款服务」,基于客户交易背景资料,综合运用线上结售汇、跨境汇款、网银批量转账、蕴通账户、云管家等多类产品,帮助跨境电商商户解决大批量,多笔数的小额收汇、结汇难题,有效缓解了结算渠道不畅导致的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除了交易方式的革新,营商环境的优化是落实贸易便利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单一窗口”作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有效措施,其通关无纸化、高效化特点,越来越多的受到进出口企业青睐。交通银行积极对接“单一窗口”全国标准版、地方版平台,打造了全国范围覆盖、地方特色鲜明的“单一窗口”平台综合金融服务。目前支持购付汇、贸易融资等多项业务经“单一窗口”一站式线上办理,有效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未来,伴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科技将与贸易金融持续深度融合,“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以数字化展现「境内端、跨境端」贸易链的全貌。交通银行将立足跨境贸易境内外全链,以科技、金融双轮驱动,深刻融入交易场景,推进贸易链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定制和风险防控的全面升级,切实履行大行责任,服务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粤港澳金融互联互通进行时,交通银行抢抓跨境业务机遇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一体化高速发展。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为银行当前跨境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交通银行把握市场与政策机遇,总、分行密切联动,为大湾区企业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跨境金融服务。

    支持湾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2018年3月,深圳前海在全国率先试点资本项目收入支付审核便利化政策。在符合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前提下,通过外汇改革便利化举措方便企业开展业务。政策发布实施当日,交行深圳分行即成功办理了首笔试点业务,成为深圳市首批参与试点的银行之一。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人民币跨境资产转让业务的地点地区,交行积极参与试点银行及方案落地,在湾区陆续开展国内信用证福费廷跨境资产转让业务,以实际行动支持湾区金融改革创新。
    同时,交行广东省分行积极践行审慎经营、合规展业的原则,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交行广东省分行自2019年底获批跨境人民币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业务试点、成为省内首批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及账户开立的银行以来,积极支持跨国企业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及内地开展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业务,进一步便利客户在境内外成员之间进行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已为玖龙纸业集团在内的多家跨国企业申请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备案。分行以数字化、电子化手段升级传统服务,为韩国LG集团成功搭建交行系统内首个跨行联动集中付汇业务平台;落地全国首笔自贸区跨境资产抵押贷款,赢得监管机构与客户的一致好评。

    推动“单一窗口”跨境服务落地

    海关总署牵头建设的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下称“单一窗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外贸回稳向好、改善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措施。据悉,“单一窗口”已经实现与政府及多个监管机构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方便企业在线上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办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单一窗口”的重要推广区域,也带动了湾区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
    近年来,交行进一步加强与深圳“单一窗口”研发合作,在前期“单一窗口”已开通的在线签约、账户绑定、购付汇、结汇等功能基础上,今年又陆续推出了在线信用贷款产品“通关贷”、进口汇出款融资等产品,目前已实现“结算+融资”全功能上线,多方位支持外贸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企业通过深圳“单一窗口”向交行深圳分行提交融资申请,系统可自动进行报关信息验证、额度核减和申请信息传输,企业足不出户仅用时15分钟即完成贸易融资与跨境支付的全链条操作,业务处理和流转效率大大提升,业务风险也在核实贸易背景的前提下得到有效防控,实现了便利性和安全性的统一。手续简单,方便快捷,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交行深圳分行还与中信保公司加强客户精准服务,推出信保项下贸易融资产品,将中信保业务引入“单一窗口”线上品种,进一步丰富了融资产品体系。该产品是基于中信保特定合同保险,向出口商、工程承包商提供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催收等综合金融服务,满足客户融资需求。除此之外,交行还携手地方政府及中信保公司,针对普惠小微外贸企业推出“政府+银行+信保”的融资合作模式,精准支持普惠客户融资需求。
    交行广泛采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优化服务体验。通过与政府平台对接丰富信息来源、依托银企直连服务模式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实现金融服务转型升级。
    在海关口岸金融服务方面,交行推出了全国进出口企业一体化7×24小时的线上线下通关缴税服务,同时可以为企业提供税费担保,进出口货物可以实现先放后征,享受最长达52天的宽限期。

    助力湾区境内外联动

    香港、澳门特区作为大湾区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在经济运行、规则标准等方面与国际标准更加接轨;而广东省作为国内改革开放先行区之一,也是内地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近年以来,粤港澳三地经贸、人员往来频繁。港澳背靠内地,是大量中资企业“走出去”设立投融资主体的首选地之一,同时湾区内地也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点区域,跨境业务公司客群丰富。
    对于湾区金融机构来说,如何实现境内分行与境外分行的协同联动,真正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是湾区跨境业务发展的重大机遇。

    交行持续发挥集团综合经营牌照和国际化网络布局优势,主动服务湾区重点企业跨境项目营销和服务方案落地。目前交通银行在湾区设有广东省分行、深圳分行、香港分行、澳门分行等经营机构,近年来利用境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扶持湾区企业境外融资和港澳企业在湾区内地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取得了不少银企合作成功案例,有效助力湾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分行助力湾区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分行
    通过境内外联动模式,在境外发债方面积极对湾区企业开展跨境融资支持。今年以来,分行先后为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客户完成多笔美元债承销,扩大了湾区企业融资渠道,有效推动了湾区经济建设。

    深圳分行
    联动境外分行成功为某通信制造骨干企业、某互联网龙头企业等发放多笔海外银团贷款,并在跨境结算、境内银团、贸易融资、保函、信用证等业务上给予企业大力支持。此外,交行深圳分行还与澳门分行合作开展同业借款业务,借助港澳地区资金成本优势,为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同业客户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香港分行
    凭借在港多年经营服务特色,联动境内分行支持湾区实体经济企业发展。此次疫情期间,在了解到湾区某液晶体面板龙头企业拟筹组境外银团,用于企业扩大生产。交行香港分行克服疫情期间人员来往不便的困难,通过远程会议等方式主动对接企业跨境诉求,为企业提供了最佳融资方案,并成功参贷该银团。

    澳门分行
    持续加强同境内分行就湾区跨境资产转让业务推进,开展国内证福费廷资产的跨境转让,并积极探索湾区未来扩大跨境资产转让品种方案。未来,在政策支持下,跨境转让的资产品种有望放宽至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信贷资产及不良资产等其他类型资产,交行澳门分行将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抢占业务先机,挖掘业务创新机遇。

    此外,从交银集团各子公司业务情况看,交银集团旗下交银租赁近期在大力筹措机船业务快速发展所需优质、稳定的境外资金。据悉,其前期在香港成立企业财资中心,借助香港活跃的金融环境及大湾区地缘优势拓展公司境外融资渠道,充分利用香港税收政策优势降低公司国际化运营中的税务风险。依托该平台,交银租赁连续八年在境外市场发行高级无抵押美元债券,交行香港分行和交银国际持续担任公司境外债券的承销商。交银国际已通过该平台和多家中外资银行的港澳分行建立了授信合作,有效降低了境外项目的融资成本。

    作为交银集团的优质投行业务平台,今年以来,交银国际已成功协助9家湾区企业完成十余笔境外债券发行,融资规模约80亿美元,协助康方生物等多家湾区企业完成赴港上市,融资规模达34亿港元。
    由交银国际(上海)担任基金管理人的中国首只银行系科创类股权投资基金——交银科创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已落户大湾区。交银国际联合深圳分行、南昌市政海外投资、深圳乐信集团于2020年4月联合发起设立交银鼎吉科创股权投资基金(深圳),侧重大湾区战略新兴行业投资,正辐射湾区进行扩募,在打造交银优质股权类财富管理产品的同时,紧密联动分行,从普惠发展、产品创新、科技赋能等方面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助力湾区建设。
  • 离岸经贸添新翼,自贸账户促发展交通银行持续做好进博会金融服务工作
    10月15日,上海市金融学会跨境金融服务专业委员会召开“人民币服务进博会,跨境融助力双循环”——人民币跨境金融助力进博会全贸易链同业倡议活动。会上,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代表上海市金融学会跨境金融服务专业委员会就《自由贸易账户支持离岸经贸业务银行展业规范》(征求意见稿)做了介绍。

    随着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等客观环境变化,国内企业掌握了产业核心技术和广泛的资源渠道,通过产业链转型升级从生产中心转为利润中心,实施全球采购、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模式,更深入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企业转型对银行跨境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合规、高效地为企业提供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是银行亟需突破的难题。本次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在人行指导下牵头制定《自由贸易账户支持离岸经贸业务银行展业规范》草案,并积极向同业倡议,依托自由贸易账户支持上海发展离岸经贸业务,有助于银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离岸经贸业务的发展。

    据悉,近年来交通银行高度重视企业需求,致力于与企业共成长。在创新政策的支持和指导下,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试点调整业务管理模式,总结经验绘制客户画像,提炼不同企业所处行业共性,积极探索风控前移的创新展业模式,结合企业个性化需求,为企业离岸经贸活动提供一户一策的高效便利化金融服务方案。继2019年1月办理首笔自由贸易账户货物转手买卖贸易跨境结算业务后,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积极复制推广创新政策,先后为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进博会采购商、参展商设计涵盖货物转手买卖和离岸加工贸易为一体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有效拓宽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本次将离岸转手买卖金融服务升级为离岸经贸业务金融服务,对于推动新型国际贸易发展具有更大的创新意义和示范效应。

    2020年是上海建设五个中心的关键之年。作为唯一总部在沪的国有商业银行和总行所在地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充分发挥总部优势,积极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深度融入上海市场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金融支持国家战略落地,支持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及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做出积极贡献。

  • “科技赋能”上升至交银集团战略 “交行蓝”七大板块亮相金博会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CIFTIS),以及作为服贸会八大专题展之一的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以下简称“金博会”)于9月4号在京开幕。交通银行独有的“交行蓝”闪耀展馆,记者了解到,此次交通银行将以“一触即达,跨境共享”为主题,带来炫酷的Fintech产品和服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现金融科技、跨境贸易、普惠金融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科技赋能”上升至交银集团战略

    近年来,交通银行将“科技赋能”上升至集团战略层面,围绕IT架构转型、IT管理架构优化、数据治理三大战略重点,持续推进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全面重塑经营管理流程。疫情期间,大力整合“线上抵押贷”“线上税融通”等在线普惠产品,打造集信用、担保、抵押类融资为一体的“融资服务包”;对接上海市政府“两张网”项下的“一网通办”重大利民工程,开发“先就医、再付费”的惠民就医拳头产品;创新贸易融资线上产品“快捷贷”“快捷证”,客户网上提交融资申请后,最快到账仅需17分钟。

    记者在现场看到,交通银行展馆以“科技赋能数字转型,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为设计理念,采用“交行蓝”作为主色调,借鉴“太空舱”元素的整体造型科技感十足,让观众仿佛置身“未来银行”。展厅包括“交银连你我”“交银跨境e金融”“交银金融租赁”“蓝气球公益”“交银雅典娜”“交银助普惠”“交银伴你行”等七大板块,并设置了互动区域,将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效果直观展现给观众。观众可通过语音人机交互对交银信用卡服务“一问便知”,通过触控大屏对交银金融租赁全球飞机、船舶“一目了然”,通过墙体投影互动等新型多媒体设备对交银跨境业务、普惠业务和社会公益等信息“一触即达”。

    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护航涉外企业

    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是当前国家“六稳”要求的重要内容。作为百年民族金融品牌的继承者、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交通银行勇于担当,在抗击疫情与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于今年4月创新推出了“交银跨境e金融”,为涉外企业创新打造了一站式跨境金融旗舰平台。

    展会现场,交通银行全景式展示该行近200项跨境金融产品、创新方案和亮点服务。“交银跨境e金融”除了在岸国际业务,还集成了离岸业务、自贸区业务,平台设立四大类客群通道:进出口贸易、跨境投融资、自贸区、境外企业。

    “交银跨境e金融”设计完全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把近交行200个金融产品与服务,根据企业经营不同阶段(或场景)进行差异化匹配,让业务服务更精准、体验更贴心。企业登录平台网银即可办理线上汇款、快捷开证、线上交单融资、电子化汇兑及挂单等操作,以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借力金融科技应用,“交银跨境e金融”各功能模块齐全:“外贸管家”实现了企业经营数据的可视化功能;“一键联络”实现企业与交行之间快捷互动,分行客户经理可以在第一时间解答客户疑问,或开展上门拜访、协办业务、定制方案等;平台动态更新“汇市周评、交银研究、政策查询、成功案例”等多项特色增值服务;直联交行海外机构门户网站,了解交银全球金融服务。

    此外,今年 3 月份,交行创新推出的“快捷证”、“快捷贷”等全线上产品,不但实现了与客户非接触办理业务,而且相关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高。实现了企业复工、银行展业、政府稳外贸多方共赢。

    交行快捷证、快捷贷助力稳外贸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今年4月,随着疫情全球扩散,中东汽车生产商减产,出口汽车库存下降;加上今年7月起,我国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赣州RT公司急需大批量开具进口信用证,抢占国际订单。但疫情高峰期,客户赴网点提交开证申请书、贸易合同等材料,出门难、时间紧、任务重。交行运用最新的全线上开证产品“快捷证”为该客户服务,将原来需要2个工作日以上是开证流程,压缩到2小时,为客户稳住了国际订单。4月25日,在江西赣州国际陆港首列进口汽车专列到港仪式上,当地政府以“走在前列、干在实处”肯定了交通银行的创新服务。

    自今年 3 月份投产以来,快捷证、快捷贷等线上产品已在交通银行31家省直分行落地,服务120多个客户,投放70多亿元信贷资金或银行增信。通过科技赋能,实现“让数据多跑,让人员少跑”,助力外贸企业抢占国际订单、降低融资成本;稳定疫情期间各地外贸企业正常运转,为“六稳”“六保”做出应有贡献。

    定点扶贫“一号工程”,累计投入近2亿元

    外界或许很难想象,交通银行有一项“一号工程”,并累计投入近2亿元——那就是持续了25年的定点扶贫工作。

    据悉,交通银行“蓝气球公益”品牌与教育部、中国残联合作,共同设立“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表彰100名左右的优秀特教教师,13年来累计拨付善款1.06亿元。

    2020年春节期间,在了解到定点扶贫县山西浑源县确诊了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并且得知当地还没有运送患者的负压救护车、短期内医院检查病人多、CT机器设备老旧难以承受等情况,交通银行立即与扶贫县沟通,优先安排捐赠资金用于浑源县购置负压救护车辆以及CT监测设备,以解浑源县抗击疫情的燃眉之急。2月13日交通银行捐赠负压救护车辆到位,3月27日新CT设备投入使用,其速度之快、项目之准受到浑源县委县政府及当地居民的好评。投入使用后,浑源县CT诊查205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12人次;负压救护车转运患者36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人次。此外,交通银行还在甘肃天祝县捐资用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救护车配备、在四川理塘县捐资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急救能力建设,切实做到抗疫与扶贫两手抓。除医疗项目外,上半年在三个定点扶贫县投入教育、饮水、危房改造等“两不愁、三保障”项目捐赠资金逾1200万元。截至6月末,交通银行已累计投入扶贫捐赠资金3280.37万元,引进帮扶资金720.47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交通银行利用自有电商平台“买单吧”APP设立“扶贫专区”,鼓励员工和客户参与到消费扶贫工作中。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扶贫年货节”活动,帮助甘肃天祝县实现销售农产品165万元。5月8日启动了“最红扶贫日”活动,每周五进行扶贫农产品促销,日均销售额超过万元。5月下旬,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鼓励引导干部员工参与,运用消费扶贫方式助力湖北滞销扶贫农产品销售,支持购买金额超过680万元。

    与此同时,创新开展同业合作,在自有平台设立扶贫专区的基础上,借助农行手机银行“扶贫商城”上线交通银行定点扶贫县农产品,实现三个定点扶贫县农产品线上销售全覆盖,其中山西浑源、四川理塘实现了电商销售“破零”,上线后即实现销售近10万元。推进跨业合作,继续深化与苏宁集团在消费扶贫方面的合作,帮助定点扶贫县农产品上线苏宁平台。截至6月末,交通银行累计购买扶贫县农产品684.5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1787.12万元。
  • 交通银行服贸会上全景展示近200项跨境金融产品和亮点服务
    2020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作为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八大专题展之一,将于9月上旬在京开幕。交通银行将以“一触即达 跨境共享”为主题,带来炫酷的Fintech产品和服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现金融科技、跨境贸易、普惠金融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据了解,交行展馆将以“科技赋能数字转型 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为设计理念,借鉴“太空舱”元素的整体造型科技感十足,让观众仿佛置身“未来银行”。交行展厅包括“交银连你我”、“交银跨境e金融”、“交银金融租赁”、“蓝气球公益”、“交银雅典娜”、“交银助普惠”、“交银有宝藏”七大板块,并将设置互动区域,将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效果直观展现给观众。

    本届展会,交行带来的国际金融业务也将是此次展示的亮点。“交银跨境e金融”是交通银行面向广大跨境客群的专业服务平台,实现了境内外、内外贸、投融资、离在岸一体化的跨境金融服务,全景式展示交通银行近200项跨境金融产品、创新方案和亮点服务。企业登录平台网银即可办理线上汇款、快捷开证、线上交单融资、电子化汇兑及挂单等操作,以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外贸管家”特色模块将企业经营数据生成可视化的数据仪表盘;“一键联络”模块实现企业与交行之间快捷互动;动态更新“汇市周评、交银研究、政策查询、成功案例”等多项特色增值服务;直联交行海外机构门户网站,了解交银全球金融服务。

    近年来,交行将“科技赋能”上升到集团战略层面,围绕IT架构转型、IT管理架构优化、数据治理三大战略重点,持续推进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全面重塑经营管理流程。疫情期间,大力整合“线上抵押贷”、“线上税融通”等在线普惠产品,打造集信用、担保、抵押类融资为一体的“融资服务包”;对接上海市政府“两张网”项下的“一网通办”重大利民工程,开发“先就医、再付费”的惠民就医拳头产品;创新贸易融资线上产品“快捷贷”、“快捷证”,客户网上提交融资申请后,最快到账仅需17分钟。

    此外,作为一家国有大型银行,交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交行实施定点扶贫工作25年来,一直将之视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号工程”,累计投入扶贫捐赠资金近2亿元。交行“蓝气球公益”品牌与教育部、中国残联合作,共同设立“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表彰100名左右的优秀特教教师,13年来累计拨付善款1.06亿元。
    (责编:鲍聪颖、高星)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 稳外贸稳外资,“单一窗口”丰富化,交行力量致力先行
    为持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交通银行持续发挥国际化经营特色,通过创新产品、科技赋能等手段,针对企业困难诉求,加强金融服务在稳外资、稳外贸方面的作用。通过与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等的合作,不断丰富跨境金融服务内涵,推出了一批稳外资、稳外贸产品和服务。

    8月12日,交通银行成功上线“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服务模块,交行上海市分行率先为上海福璐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上海中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国际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智慧湾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友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办理了汇出汇款、融资贷款额度在线申请等结算与线上授信业务。

    1 科技先行,不断丰富“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功能

    “单一窗口”标准版依托中国电子口岸平台,外贸企业可在平台上完成授权、申报、税费支付等业务流程。交通银行依托“单一窗口”平台,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为企业提供预约开户、国际结算、进度查询等“一站式”跨境结算服务;通过“汇总征税电子担保”提升企业申报效率,缩短通关时间,让贸易企业享受更加高效、快捷的通关服务;通过“融资贷款额度在线申请”为跨境贸易供应链的各参与方,提供更加便利化的融资服务。

    本次交通银行在“单一窗口”标准版同步上线跨境贷、进口贷、出口贷三项“无抵押、纯信用”的贸易贷款服务,以实际行动履行“稳外贸,保小微”的责任担当,实现对外贸企业信贷支持的“精准滴灌”。

    2 足不出“沪”,提供便捷化通关与结算服务

    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城市和国际贸易枢纽,吸引众多商贸集团来沪设立地区总部,统筹集团在国内各口岸的货物贸易。不过以往异地报关单不能通过本地“单一窗口”办理购付汇,而此次交行上线的标准版“单一窗口”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企业以“一点接入、一键提交”的方式,可享受汇总征税电子担保、跨境汇款、融资贷款、实时牌价查询等一揽子综合化线上服务,以全在线方式实现从跨境贸易到跨境结算的全程电子化智能流转,企业所耗时间大幅压缩,工作效率有效提升。

    3 双轮驱动,充分整合“标准版、地方版”功能优势

    据了解,近年来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已与上海地方版“单一窗口”开展了深入合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2020年以来,该行通过上海版“单一窗口”服务的客户数居市场首位。
    本次国家标准版“单一窗口”上线后,进一步丰富了交行跨境金融服务产品的应用场景,交行上海市分行也将以此为契机,充分整合国家、地方两个平台的功能优势,打造“国家标准版+上海地方版”的双轮驱动模式,持续提高交行优质跨境金融的市场覆盖面、服务可得性和客户满意度。

    下一步,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还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机构部门的密切配合,加快推广各类跨境金融服务创新产品,为坚决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贡献“交行力量”。
  • 交行广西区分行助力广西首笔一级市场“债券通”业务落地
    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助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以“债券通”方式向境外分销债券,联动境外机构投资者交通银行澳门分行率先认购7年期地方政府债券1000万元。该笔业务实现广西全区首笔一级市场“债券通”业务,标志着广西地方政府债券“走出去”,是首个引入境外投资资金投资于广西地方政府债券的成功案例,也是该行在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上的重大突破,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2020年是“债券通”启动的第三个年头,该业务在广西顺利落地,开创了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广西地方政府债券的先河,增强了广西金融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是地方债券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的生动体现。与此同时,该业务丰富了人民币资产品种,有助于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在国际收支中的占比,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据悉,今年上半年,交行广西区分行依托广西(南宁)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先后落地了包括首笔NRA账户人民币贸易融资、首笔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业务在内的多项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为广西自贸试验区及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提供了“加速度”。

    交行广西区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继续发挥全牌照经营和全球网络布局优势,积极落实稳外贸稳外资等各项工作,推动广西经济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
  • 交通银行江西省分行推出线上跨境金融服务方案 助力稳外贸
    交通银行江西省分行充分发挥交通银行线上产品优势,成功办理“快捷证”“快捷贷”等创新业务,助力首笔进口汽车专列到港,促复工、稳外贸,助力赣州国际陆港融入“一带一路”,服务赣南苏区建设。

    线上服务:速度加倍 距离清零

    近日,交通银行赣州分行一客户急需大批量开出进口信用证,抢占国际订单。时值疫情期间,出门难、时间紧、手续多,成为了横亘在客户面前的一座座大山。分行收到客户需求后,立即响应,在总行、省分行、辖行、支行四级联动下,先后成功落地首单进口“快捷证”、首笔“快捷贷”,缓解企业之急。

    通过“快捷证”“快捷贷”等线上跨境金融服务,打通了银企之间所有线上节点,客户无需来回赶赴10公里外的交行网点,支行也无需到26公里之外的辖行申请用印和递交纸质资料,办理时间从原来2个以上工作日,缩短到2个小时。同时,还利用外币利率低于同期人民币的优势,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缓解了财务压力。

    交行服务:走在前列 干在实处

    针对国际信用证、贸易融资申请要素多,客户录入重复多的问题,交行在行业内首创了一套适用于多种场合的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合成技术,解决了银企间纸质合约和交易背景资料线下传递的痛点与难点,攻克了业务申请资料递交彻底无纸化的难关。

    4月25日,在赣州港进口汽车专列到港仪式上,当地政府以“交行走在前列、干在实处”肯定了交行的创新服务:当地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交行服务赢得市场口碑。

    风险防控:制度先行

    交行依据法律法规,制定了具体操作规程,形成该系列创新产品的全行操作规范。该行严格按照总行制度、监管政策,落实企业业务开办权限设置。业务开办初期,逐笔电话核实网银提交的业务,实地指导客户规范网银使用。同时,强化事后对客户销售渠道跟踪,要求其在我行开设境内销售回款账户,确保融资回款到位。

    下一步,交通银行江西省分行将进一步发挥国际化优势,优化流程、创新产品、提升效率,助力“促复工、稳外贸”,服务当地实体经济发展。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单一窗口 “信保贴心贷”首秀成功
    7月20日,交行深圳分行再下一城,通过深圳单一窗口成功上线“信保贴心贷”新功能,成为首家在深圳单一窗口成功连通信保功能的银行。上线首日,三辰科技和日晨进出口有限公司成功完成线上“信保贴心贷”申请。

    交行深圳分行深入贯彻国家“稳外贸、促增长”精神,充分运用金融创新、科技赋能手段,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率先通过深圳单一窗口实现跨境结算和贸易融资的深度融合。“信保贴心贷”主要服务于小微出口企业,借助“政府+银行+信保”的融资合作模式,只需企业登录交行版“深圳单一窗口”,并在线领取由政府统一投保的出口信用保险保单,即可线上申请出口融资业务。手续简单,方便快捷,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交行深圳分行坚持以“用户思维”推进产品流程优化和提升客户体验,不断收集客户需求,敏捷迭代开发,极快适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打造了“便利化”、“特色化”、“专业化”的金融品牌。

    交行深圳分行积极践行国家战略,依托数字化金融工具,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跨境数据后台撮合、数字汇集、大数据融资等金融服务,为支持外贸新业态和国际贸易便利化发展、稳外贸稳外资贡献金融力量!
  • 交通银行开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创新加速度
    近日,交通银行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出“出口发票融资”产品,企业在登录“单一窗口”平台提出融资申请的同时无缝衔接交行国际贸易“Easy贷”服务,依托电子签章实现全程无纸化,款项解付全流程在30分钟内完成,在极大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的同时,企业也省去了纸质传递和实体印章的“牵绊”,标志着交行“单一窗口”跨境金融服务进一步加速。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我国提高国家贸易竞争力,推动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中央层面由国务院总理亲自倡导、推进,多部委共同参与建设。

    交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把握数字化转型趋势,成为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主要合作银行,以“单一窗口”助力企业提高跨境经营效率,客户市场占比超1/3,居上海市场首位。基于上海“单一窗口”集合的大数据,交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打造“开户-结算-融资”服务体系,目前是同业中功能最全、产品最丰富的银行之一。企业在“单一窗口”上除了能够通过在线数据报送实现便捷通关,还能通过使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有效提高跨境经营效率。

    目前,基于与“单一窗口”的系统对接和数据交互,交行上海市分行各功能模块可为企业提供包括预约开户、结算、融资等在内的金融服务。

    同期,交通银行还在上海“单一窗口”平台上线“信用保险融资”功能,主打信保融资服务,融合“三方赔款转让协议”的在线展示与意向签约,实现信保融资功能在上海“单一窗口”的实现,为即将上线的单一窗口“信保贷”产品提前布局。

    在丰富“单一窗口”功能业态的过程中,交行上海市分行聚焦客户需求,充分发挥该行跨境金融“EASY”平台的功能优势,持续丰富功能布局,为企业提供跨境金融“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两个产品集群的适配性。通过“Easy存”、“Easy贷”、“Easy汇”、“Easy兑”和“Easy证”等系列产品,实现对企业跨境金融服务需求进行全方位覆盖。例如:作为“Easy”系列的核心产品“Easy证-快捷证”,可实现信用证的线上化、无纸化开立,有效解决业务办理效率低、管理成本高的业务痛点问题。

    下阶段,交行上海市分行将进一步围绕“单一窗口”功能定位,持续丰富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 跨境发债怎么做?Pick交行就可以
    6月中旬,郑州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集团)境外发债业务成功落地。有交行的鼎力相助,X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成功发行3亿美元3年期境外高级无抵押固息债券,共获得逾5.83倍的超额认购。债券最终发行票面利率3.4%,创河南省企业境外美元债券票面利率历史新低,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

    方案+顾问=发债无忧

    河南省分行找准客户需求,根据境内外市场变化和客户资金整体安排,为客户量身定制了境外发债业务综合服务方案:推出境外债券发行方案,包括上报发改委备案、对接国际评级机构预评、客户发行架构、税务考量、债券承销、分销策略、路演安排、交易定价等全流程环节;结合X集团整体业务模式和子公司需求,提供了外管政策辅导、资金回流流程详解和资金回流使用方案;根据X集团的客户定位和风险偏好,提供远期、货币掉期、期权组合等多份汇率管理方案。

    不仅是方案设计,分行还全程为客户提供了顾问服务。从宏观趋势到政策法规,从业务流程到操作细节,分行的专业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X集团首次涉足境外发债业务,对交行境内外一体化服务客户的专业能力深表满意,“交行在跨境金融领域,绝对一流!”

    行动+战果=财管承诺

    分行联动港交行、交银国际等兄弟单位,为客户“引路”。发债当日,交行香港分行担任联席账簿管理人,当日账簿峰值超过17亿美元,市场表现活跃。

    此次发债工作全部采用“线上+上门”的服务,分行通过见证开户方式,为客户在香港分行开立了唯一的境外募集资金专户,让客户充分领略了“赴港发债无需赴港”的体验。

    延展阅读:

    对于企业而言,境外发行债券不仅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负债结构、打通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而且在债券发行过程中获得国际权威评级机构出具的信用评级,也将提升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形象、扩大企业在境外投资者中间的影响力、助力企业海外投资和并购,对企业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020年上半年,中资离岸债券市场发行规模917亿美元,仅6月末最后一周,中资一级发行市场上共20家发行人发行了约108.65亿美元的债券,市场潜力巨大。
  • 交通银行长三角一体化管理总部在上海正式揭牌
    2020年7月11日,交通银行长三角一体化管理总部在上海正式成立,交行董事长任德奇、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春雷共同为管理总部揭牌。管理总部的成立将高效整合交行整体资源,从更高层面统领交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落地,推动长三角成为交行管理新机制新模式创新的策源地。

    交行是唯一一家总部在沪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具有“业务全牌照”和“布局国际化”的双重优势,在长三角区域的总资产占比超过三成,利润贡献度接近四成。为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交行于一年前成立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推进办公室,此次升格成立的交行长三角一体化管理总部是业内首个面向长三角一市三省的商业银行总行级管理部门,也是交行进一步发挥总部在沪“主场”优势、支持国家战略、有效提升区域实体经济服务能级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任德奇谈到,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交行将进一步优化跨区域、跨条线、跨部门、跨层级的高效协同合作机制,打通堵点,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高质量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落实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等重要政府部门的创新支持政策,构建交行长三角区域“同城化”金融服务体系,践行一个交行一个客户的理念。

    任德奇表示,交行将积极对接长三角区域政府“两张网”建设、示范区智慧大脑建设等政府创新举措,通过安全、高效的数据治理和应用,实现公共数据与银行数据、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将交行打造为长三角市民和企业身边最满意的银行。

    任德奇还表示,交行将进一步支持区域产业发展,围绕生态绿色、养老医疗、科技创新、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特色产业与核心领域,推动体制机制和产品服务创新,发挥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优势,为企业提供商行与投行相融合的金融服务,有效支持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据悉,此前交行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已在长三角区域内成功落地了数十项重大创新项目,包括:业内首家免除长三角区域对公与对私行内转账手续费,促进资金要素在区域内优化配置;先后构建了集团客户“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跨区域重大项目行内联合授信机制和异地抵押与跨区域产业链同城化服务模式,高效服务长三角跨区域客户和重大项目;推出了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和“交银科创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区域科创企业发展;发布了多个长三角金融市场指数和长三角主题系列理财产品,引导资金支持区域实体企业发展等。此外,围绕金融科技赋能长三角“两张网”建设,交行将于近期陆续推出“一窗通”在线开户、数据E贷等多项产品。

    本次揭牌活动中,交行同步发布了“交通银行长三角信用卡”。作为长三角消费者的定制信用卡,该卡片通过“一卡包游的方式”,覆盖了长三角区域出行、旅游、美食等全场景消费的多种权益,让用户获得更为省心和实惠的长三角消费体验。
  • 交行助力广西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取得多项成果
    6月29日,广西(南宁)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创新项目新闻发布会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据介绍,近半年来,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成功落地了包括NRA账户便利化创新、陆海新通道跨境金融创新、跨境人民币及跨境贸易融资便利化创新、同业合作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研究在内的多项创新成果。

    未来,实验室将持续开展面向东盟的离岸金融业务整合创新、QFLP(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口岸互联互通建设等创新实践。

    自实验室于今年1月在中国——东盟金融城揭牌成立以来,分行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快速行动,依托交行传统账户、NRA账户、FT账户、离岸外币账户、霍尔果斯创新离岸人民币单元五位一体的账户体系和全牌照经营优势,成功落地多笔创新业务。

    今年5月,分行联动首尔分行为广西自贸试验区一家企业办理广西首笔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8900万元,通过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为企业节约了78万元的财务成本。该业务不仅实现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动的创新运用,还在拓宽企业境内外融资渠道的同时,扩大了人民币资金在海外的应用。

    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托联合实验室继续聚集政府部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力量,通过银政企各方互动,研究推出更多金融创新应用,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共同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 交行国贸单一窗口区块链平台上线,点亮智慧城市ING!
    日前,交通银行在厦门成功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区块链平台“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支付场景”,并于上线当日为上海悦东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成功办理了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业务。

    据悉,该业务场景是全国首个纳入单一窗口平台并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非贸业务(海运费业务)支付的场景,也是福建省首个由政府机构牵头建设的金融区块链应用场景。交行厦门分行作为首批签约银行,成为当地同业中首家通过区块链节点方式成功接入并实现跨行付款的银行。

    该系统整合了海关、税务、外汇局、自贸区电子口岸(单一窗口)的资源,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和智能合约等技术,将税务局发票系统、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银行、船代、货代、付款企业链接在一起。厦门地区物流企业可与交行完成签约,通过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发起付汇业务,形成电子化申请,银行在线审核无误后即可完成业务办理。此项业务的成功上线,实现了政府信息、银行服务和产业链的融合,让海运费支付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操作,大大提高企业外汇支付效率,有效助力厦门智慧城市建设。

    据了解,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国家口岸办推广的政府服务平台,旨在通过电子口岸平台共享数据信息,实施职能管理,同时优化通关流程,提高申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截至目前,交行已实现与深圳、上海、四川、江苏、福建、厦门六地地方版单一窗口对接,并入围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银行资格。现已支持企业线上开户、购付汇、贸易融资等业务,有效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 惊喜交行率先为四川落地首笔创新离岸人民币业务
    近日,交行四川省分行与交行霍尔果斯离岸人民币单元合作,率先在四川地区开立首个创新离岸人民币账户,并成功办理省内首笔创新离岸人民币业务,为四川自贸区某境外机构客户提供本外币、离在岸一体化跨境金融服务。

    客户在交行开立创新离岸人民币账户后,可充分享受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离岸金融服务。离岸人民币账户具有免交存款准备金、融资成本低、参照境外市场利率、资金汇划便利等多方面优势,有助于客户充分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与境外低成本资金牵手,进一步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交行霍尔果斯离岸人民币单元于2018年1月正式启动开展业务,可以面向境外银行、境外企业、境外个人和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区企业等四类主体开展创新离岸人民币业务。

    作为唯一一家同时具备本外币离岸业务服务功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交行不断推动账户体系升级,创新建立了本外币、离在岸、区内外一站式账户体系。利用一体化账户特色和优势,为自贸区内外、境内外企业提供优质的本外币、离在岸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

  • 交通银行党委副书记刘珺: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交行方案”
    今年6月初,《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对外正式发布。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到如今《总体方案》的落地,可以看到,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启了“总蓝图”向“实景图”挺进的大幕。

    近期,多家银行总行或海南分行公布了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规划和相关举措。这透露出,各家银行都在思考,如何在支持自贸港建设的同时抢抓机遇,实现自身业务的转型、拓展与创新。

    业内普遍关注,在多国经济因疫情陷入停滞的特殊时期,《总体方案》的发布有何特殊意义?站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新风口,银行业将迎来哪些机遇?又该如何布局新业务?近日,《金融时报》记者对交通银行党委副书记刘珺进行了独家专访,他对上述热点问题一一予以详解。

    《金融时报》记者: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多国经济陷入停滞的特殊时期,海南自贸港建设踏上征途,您认为有怎样的非凡意义?交通银行是如何响应的?

    刘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是党中央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战略决策。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世界经济深受影响,此时中国公布海南自贸港建设方案,是一种宣示,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支持经济全球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

    对中国而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继18个自贸区之后,对我国未来经济运行模式更为深入的探索。通过前所未有的开放力度激发更深层次的改革动力,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立并引领国际贸易新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对世界而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我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在当前环境和背景下,以海南自由贸易港为窗口,向世界开放庞大的中国市场,也将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实际上,早在201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确定海南全岛建设自贸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之后,交通银行就高度重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机遇,与政府机构、企业客户深入沟通,是自由贸易港全球招商服务平台首批合作银行。今年《总体方案》公布后,交通银行第一时间制定了《关于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业务发展的意见》,举全行之力加快培育具有自由贸易港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打造自由贸易港特色的金融服务品牌,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交行方案。

    《金融时报》记者:近期,多家银行总行或海南分行公布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规划和相关举措,产品和业务创新开始涌现。站在自贸港建设的新风口,银行业将会迎来哪些机遇?

    刘珺:一组数据可以说明为什么银行业将迎来机遇。2020年开年至今,虽受疫情影响,但海南新增市场主体仍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截至今年4月末,全省市场主体达96万户,当年新增市场主体61451户,同比增长11.75%,其中互联网产业和医药产业企业新增数同比分别增长151%和81%。这意味着,自由贸易港正在以其独有的政策和营商环境优势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入驻,这也为银行业转型发展、业务创新和拓宽营收渠道等带来重要机遇。

    首先是贸易金融机遇。不同于上海自贸区电子围网式的金融监管环境,海南从地理纬度将自贸港与境外之间设立为一线,对货物贸易,史无前例地提出了“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便利化制度安排;对服务贸易,实行“既准入又准营”的政策举措。模式将更接近香港、新加坡等知名自贸港。随着海南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优质企业客群的入驻将为银行业务拓展带来巨大的窗口期和机遇期。预计跨境资产转让、离岸转手买卖等业务的金融需求将更为活跃。

    其次是跨境金融机遇。未来,海南自贸港将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率先落实金融业扩大开放政策,在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业创新、拓宽融资渠道、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将走在全国前列。对商业银行而言,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优势,为银行跨境结算、融资、并购和国际资本运作等带来丰富的业务机遇,同时也倒逼银行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线的广度与深度,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提升品牌综合竞争力。

    最后是特色金融机遇。《总体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支持发展总部经济,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新业态新模式的催生,将为商业银行拓宽多样化客群带来新机遇。例如,博鳌医疗先行区建设将为银行探索医疗机构资产业务合作提供机遇;海洋经济发展将有助于银行挖掘海洋物流、海洋信息服务、涉海商务等新兴领域业务机遇;总部基地建设将为银行拓展国际总部和区域总部客群、升级综合融资服务方案提供契机。

    《金融时报》记者:作为具有国际化业务专长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交行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有何竞争优势?

    刘珺:目前,交行以“亚太为主体、欧美为两翼”的经营网络布局基本成形,截至2020年5月末,已在1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2家境外银行机构,境外营业网点68家,覆盖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城市。今年2月,南非约翰内斯堡分行已获南非央行颁发的银行牌照,计划于年内开业。多伦多分行、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分行也正在筹建中。
    此外,交通银行具有较强的同业合作优势,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合作范围逐步覆盖全球各个主要大洲。截至2020年5月末,交行境外代理行总部数为1028家,覆盖126个国家地区;在全球31个国家的62家银行总分支机构,开设了26个主要币种81个外币账户;为32个国家和地区的113家境外参加行开立244个跨境人民币账户。

    作为唯一一家拥有本外币离岸业务经营资质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交行将自身平台优势和自贸港政策优势相结合,不断推动账户体系升级,创新建立了本外币、离在岸、区内外一站式账户体系。利用一体化账户特色和优势,为自贸港航空航运、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的企业客群在汇兑管理、跨境投融资、供应链金融、跨境资金筹划等方面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支持,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全面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沪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深度参与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多项业务被列入市场首单和创新案例发布,积累的跨境金融服务经验也将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时间犹如催征鼓,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和金融创新的探索者,交通银行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跟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步伐,围绕国家赋予自由贸易港“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高质量建设和发展。



  • 高效出击丨交行 “Easy证快捷证” 系列产品再升级
    6月9日,交行网银国内信用证开证成功落地,实现国内证的线上化、无纸化开立,标志着交行“Easy证-快捷证”系列实现了国际信用证、国内信用证业务全覆盖,产品种类更趋完备,为企业境内供应链、跨境贸易链提供全方位、综合化、便利化金融服务。

    当日,上海市分行成功为上海中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办理首笔交行线上国内信用证开证业务。客户与交行通过在线签署国内信用证开证文本,全线上完成了该笔业务。

    “快捷证”是交通银行“Easy”系列线上国际业务核心产品之一。“Easy”系列已涵盖跨境汇款、国际结算、国内证结算、贸易融资、结售汇等多类业务,助企业畅享金融科技全新体验。
  • 交行离岸中心进驻临港新片区 助力自贸区金融开放跑出“加速度”
    6月16日,“金融支持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交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中心入驻揭牌暨客户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成功举办。活动现场,交通银行党委副书记刘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朱芝松为交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中心揭牌,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顾生、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武伟、交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徐斌出席活动。

    交行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徐斌表示,交通银行作为总部在沪的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根植上海,与上海共生共荣,此次发挥“主场”、国际化经营和综合化经营三大优势,推动离岸金融业务中心进驻临港新片区,将全力推进交行资源与临港新片区创新政策的快速对接,在新片区试点各类创新便利化举措,拿出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成果,助力新片区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试验田”、“风向标”的作用,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标杆。

    交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中心总裁刘钢华现场介绍了交行跨境金融服务,并表示交行离岸金融业务中心入驻临港新片区,是交行金融服务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离岸业务服务体系与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融合,发挥“上海基因”与“改革基因”双重底蕴以及“业务全牌照”和“布局国际化”双重优势,以优质、创新的金融服务助力临港新片区在金融开放创新中跑出“加速度”。

    活动现场交行上海市分行还与意向入驻临港新片区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并举办了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政策“云”交流会。

    此次交行离岸金融业务中心进驻临港新片区的正式揭牌,也拉开了交行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序幕,双方将携手,以更大开放力度构筑更优整体制度环境,吸引更大规模、更高能级的优质产业项目,在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基础上,用交行动能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对外经济开放新格局,共同参与国际竞争,共同续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 精准对接丨交行江苏省分行持续提升江苏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水平
    2020年6月8日、9日,交行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支行、连云港片区支行相继揭牌,标志着交行江苏省分行对自贸区的金融服务进入了崭新阶段。

    积极拓展,打牢根基
    分行在积极筹备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支行和连云港片区支行的同时,一方面充分挖掘创新业务,向区内客户介绍交行国际业务优势、自贸区相关政策和优势产品,为自贸区客户融资需求提供资金保障及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行内外的资源和优势,组建业务拓展团队,为企业开户、融资事项做好准备。

    倾力投入,带来活力
    分行以自贸片区支行成立为契机,全面对接服务江苏自贸试验区企业需求。近期,分行为某重点客户办理了大额择期结汇业务,金额达1500万美元,为某建材有限公司落地了近2亿元境外分红汇款业务,协助某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进跨境资金池搭建。

    据了解,南京自贸片区支行近期已为多家客户申报了综合授信,授信总额达2亿元,后期将陆续与几家大型跨国企业开展业务合作。连云港自贸片区支行经过前期的精心储备,近日将为重点客户某集团有限公司和某投资有限公司开立非居民NRA账户用于结算和贸易融资,并联动霍尔果斯离岸人民币单元,为区内某贸易公司借入跨境人民币外债,用于委托贷款。随着自贸片区支行的成立,多家企业开户、融资、创新产品将会陆续落地。

    创新引领,未来可期
    未来,江苏自贸片区支行将充分发挥丰富的离岸业务经验、广泛的海外布局、全牌照的金融服务优势,从自贸结算、自贸投融、自贸汇兑、自贸财富、自贸离岸、自贸E区等六大领域的产品服务体系入手,重点突出“离岸+”“NRA+”特色金融服务,为江苏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和自贸区金融创新注入新活力。
    分行将不断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优化自贸区产品和服务体系,持续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方案和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江苏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 服务升级丨“交e廷”拓展进出口代付功能
    2020年6月5日,交行惠州分行与悉尼分行通过贸易融资资产交易系统微信小程序“交e廷”达成首笔进口代付业务交易意向,业务金额35万美元。

    “交e廷”基于云端银行系统,此次将进口代付、出口代付功能,丰富了平台承载的贸易融资产品品种,拓展了平台覆盖的基础交易种类,在把握代付业务市场发展机遇的同时,帮助境内分行及时获取优质的报价信息,推进交行贸易金融业务健康发展,并以助力企业客户降低融资成本的方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微信小程序“交e廷”是交行贸易融资资产在线交易系统,自2019年8月上线以来,已有43户同业用户加入“交e廷”,达成104笔成交意向,金额超过73亿元。“交e廷”的上线和运行标志着交行包括福费廷、代付在内的贸易融资业务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通过数字化平台,降低操作繁复性、提高信息安全性,实现 “一站式”服务,有效匹配价格与资产,最大化缩减交易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 全力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交通银行出台专项发展意见
    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并于6月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交通银行第一时间落实《总体方案》要求,出台了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业务发展意见,将深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支持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综合保税区等11个岛内重点园区建设,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举全行之力,加快培育具有自贸港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

    大力支持自贸港优势产业项目建设

    交行方面表示,将布局特色产业金融服务,如聚焦旅游业发展,做强旅游投融资、消费金融、旅游支付、增值服务、跨境支付结算等金融产品;聚焦现代服务业发展,运用产业链特色产品推动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转口贸易、大宗商品贸易等业务发展,服务海南国际设计岛、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对自贸港内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核心企业的营销拓展,积极为重点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同时,交行将积极支持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主要包括:聚焦“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智慧海南”建设加强业务营销拓展;积极支持“中国洋浦港”船籍港项目建设,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助力自贸港运力增长;支持自贸港海底光缆等项目建设,服务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试点;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支持交通、通讯、能源等领域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支持文昌国际航天城、三亚深海科技城等产业平台和园区主体的融资需求。

    着力提升自贸港跨境金融服务

    交行将对接贸易自由做强跨境金融服务。包括在自贸港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基础上,深入推进自贸港建设高标准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构建适配自贸港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政策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为跨境资金在自贸港与境外之间的进一步自由便利流动做好基础准备;根据自贸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建设,及时制定适配交行负面清单管理机制,推进自贸港服务贸易自由便利;紧跟自贸港对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步伐,切实简化货物贸易结算及融资的业务流程;研究设计自贸港专属外汇市场风险管理工具,满足自贸港企业在套期保值、规避汇率风险方面的需求。

    交行将升级贸易融资服务,抢抓建设海南国家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基地的政策机遇,搭建客户服务应用场景,为自贸港企业提供一点接入、一站式跨境业务线上服务,全流程办理多渠道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同时,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积极引入中信保等风险分担缓释机制。

    此外,交行将强化跨境投融资服务,主要是依托集团综合化经营及国际化网络服务总部经济发展;主动对接同业、金融基础设施、行业组织、交易所等平台,拓宽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的信息渠道,积极推动跨境资产转让业务发展;结合监管关于在跨境融资领域探索建立新的外债管理体制要求,为企业提供配套金融服务;配合自贸港简化相关汇兑管理政策,做好境外上市外汇登记等外债资金汇兑便利化服务。

    交行相关负责人还介绍到,将进一步做大做强非居民客群,依托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境外机构境内账户和离岸账户的差异化政策优势,为自贸港非居民企业客群在汇兑管理、跨境投融资、供应链金融、跨境资金筹划等方面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与支持。

    积极适配自贸港发展特色产品

    据悉,交行将打造特色航运金融服务,包括为购机、购船融资需求提供抵押融资、预付款融资、购置贷款、租约融资等金融服务;通过交银租赁子公司开展售后回租、直接租赁等服务,为航运企业盘活固定资产;结合自贸港航权放开政策,为航运企业提供配套金融服务;针对大型航运集团改善流动性、降低杠杆率的需求,定制专属类产品;提供“互联网+航运+金融”的投融资、结算集成化金融服务方案。

    同时,交行将拓展科技金融赋能空间。如支持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股权、知识产权开展质押融资;深挖第三方场景化发展机会,打通电商平台、地方区域性商会等渠道,运用科技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场景化服务;积极参与自贸港“一网通办”等平台建设,以开放银行生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和提供便民惠民金融服务。


    此外,交行将加快金融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开展与重点地方交易场所的系统平台对接,拓展市场参与主体和终端基础客户;加快住房租赁业务创新,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合规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利用外资企业资本金使用范围放宽的政策机遇,通过股债贷联动等进一步拓宽产业融资渠道。

    交行方面还表示,将支持自贸港人才引进,结合自贸港外国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政策,针对相关人群住房、子女入学、就医社保服务等需求配套相应金融服务。将主动对接税制改革金融服务,结合自贸港企业“准入即准营”、纳税人“无税不申报”等制度创新做好配套服务支持,根据海南省财政、税务部门相关规定及时丰富交行相关产品线,服务自贸港税务征收机关、纳税企业和个人,提高缴税便利性。

  • 交通银行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支行正式开业
    6月8日上午,交通银行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支行开业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南京江北新区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浦口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浦口支局、交通银行总行和江苏省分行的相关领导,以及部分客户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林骅在致辞中表示,交通银行作为百年民族金融品牌的传承者和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先行者,始终紧紧围绕落实国家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不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持续推进深化改革。江苏省分行作为交行系统骨干行,始终扎根于江苏这片热土,与江苏同呼吸、共命运,大力支持江苏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x支行的开业,将成为交通银行支持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和江北新区“三区一平台”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江苏省分行将依托集团国际化、综合化的优势,不断创新自贸区金融产品,丰富服务内涵,支持实体经济,努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近年来该行高度重视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综合金融服务工作。2019年8月26日,江苏自贸区正式设立当天,该行就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了《交通银行江苏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时迅速启动自贸区金融服务,当天成功为自贸区内客户落地了跨境资金汇入汇出、结售汇、人民币结构性存款、贸易融资、小企业贷款等多项业务,获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该行积极参与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政策讨论,为自贸区的建设发展献言献策;抓紧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金融支持江苏自贸区的各项政策,完成首笔跨境人民币项下创新试点业务,有效降低了区内企业的融资成本。

    本次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支行的成立,是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以金融力量支持自贸区建设、服务江北新区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将为南京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交行力量”。

  • 应用落地丨交行深圳分行完成区块链跨链贸易融资资产双向交易
    2020年5月19日,交行深圳分行通过交行贸易融资资产交易系统,与建行上海自贸区分行顺利完成共计1762.4万元国内证福费廷资产双向交易。

    本次交易基于交行—建行区块链跨链对接技术实现,是两行将最新科技应用于金融实践的积极尝试,处于同业领先水平。通过跨链对接,两行间贸易融资资产报价渠道显著拓宽,有助于交行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顺畅的交易平台,也加速了业务办理时效,提升了企业的资金效率。
  • 携手并进丨交行开启金融服务新模式,助力虹桥商务区企业发展
    5月26日,交行上海市分行携手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在虹桥商务区举行跨境业务推介会。此次虹桥商务区金融服务新模式的正式启动,将聚焦区内企业国际化经营需求,通过跨境、跨界、跨业等多种金融服务渠道,推进虹桥商务区企业健康发展、积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助力实现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模式一
    银政联动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分行进一步加深与管委会的合作,签订《疫情防控专项金融服务协议》,以“五专”服务为虹桥商务区企业提供200亿元专项融资额度,集全行之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在此过程中,虹桥商务区支行作为交行服务虹桥商务区受疫情影响企业的“桥头堡”,聚焦区内外向型中小微企业集聚的特点,加大与客户的沟通力度,以疫情为切入点,逐户排摸受疫情影响企业60余户,涉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食品等多个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其中不乏上海知名企业;同时积极助力生物医药、高新科技等产业,加强对社会民生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切实解决企业疫情期间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

    模式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区域联动

    2019年11月,在管委会的支持下,分行与虹桥商务区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z医药公司是一家总部注册于浙江的企业,2019年初公司将总部搬迁至上海虹桥商务区,形成了以上海为管理总部、浙江温州为制剂生产工厂的公司架构。分行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经营优势,与浙江温州分行联合为企业申报贷款额度,在助力虹桥商务区打造长三角地区总部集聚地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

    模式三
    境内外联动

    X信息技术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一站式人力资本管理服务和员工弹性福利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通过VIE架构计划今年于纽交所上市。虹桥商务区支行在获取相关信息后,积极发挥金融创新实验室功能,结合企业实际经营中的金融服务需求,提供了境内及境外代发工资服务方案及跨境资金池搭建方案,并联动交银国际香港同事为公司积极寻找全球投资人,交银集团高效专业的服务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认可,公司承诺将会在上市后将交行作为全球首选合作银行。
    分行表示,将继续与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携手并进,协同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上海虹桥商务区)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进一步发挥“上海基因”与“改革基因”双重底蕴,探索重点领域开放的先行先试,助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 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码金融服务完成首笔跨境汇款业务
    疫情期间,安全优先。特殊时期如何能够无接触办理跨境汇款是很多外贸企业关心的问题。为满足外贸企业日益增长的跨境支付业务电子化需求,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积极拓展金融服务功能,与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展开积极合作,于5月18日上线了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汇款功能。从三方协议签订,帐户绑定,到交易成功回执,耗时最少仅需6分钟,实现了“一键”申请,“一站”办理,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脚底成本”。上线当天,即为急需从台湾地区进口牛皮革等原料用于生产的莆田市新协胜鞋业有限公司办理了首笔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汇款业务,金额为10611.95美元。目前,福建华峰贸易有限公司、福州德塔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坤兴海洋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中小型民营企业及自贸试验区企业也陆续通过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功开展了跨境汇款业务。

    交通银行福建省分行国际部工作人员表示,与传统业务模式相比,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汇款功能实现全流程线上操作,简化客户手续、提升办理时效、改善服务体验、降低企业成本。对于货物贸易项下已报关业务,业务付汇时仅需线上填写汇款信息,无需再提交业务背景资料。简单、快捷是企业最直观的感受,通常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汇款操作,同时进一步延伸和畅通了信用证、贸易融资、出口信保融资、特险通等业务的办理渠道,实现了跨境金融服务的再提升,进一步优化了我省营商环境,实现更全面的信息共享,增强联合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更优质丰富的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从融资到付汇,持续加码金融服务,快速对接企业金融需求,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硬核干货”,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与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范围,全力打造线上金融服务生态圈,为提升外贸便利化提供金融助力。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成功落地 “单一窗口” 首单出口发票融资业务
    2020年4月28日,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在深圳“单一窗口”成功落地首单线上融资产品——出口发票融资业务,成为首家在深圳“单一窗口”实现“结算+融资”全功能上线的银行。

    产品上线首日,深圳中电投资有限公司成为首位用户,客户通过“单一窗口”提交融资申请,系统自动进行报关单核对,余额扣减,电子签署,告别了纸质单据、实体印章,16分钟完成了贸易融资全链条操作。

    继2019年4月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实现在线签约、账户绑定、购付汇、结汇等功能后,2020年2月,该行为加大疫情期间对重点行业及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出了在线信用贷款产品“通关贷”,同年3月,为助力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再次推出了线上融资产品——进口汇出款融资。

    这次新功能上线是2020年以来交通银行与深圳南方电子口岸通过敏捷迭代开发方式成功进行的第三次合作。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将金融科技与传统国际结算和融资业务相融合,使业务处理大幅提速,银企双双减负增效,助推跨境国际贸易发展。

    展望未来,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客户创造价值的初心,将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科技赋能,助力供给侧改革,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大湾区发展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 交行境内外机构联动助力地方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4月16日,交行江苏省分行联动交行东京分行,参与申购由江苏省财政厅发行,用于市政建设、土地储备、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教科文卫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地方债,成功实现了境外机构以“债券通”方式参与境内地方债一级市场投资,有效支持江苏地区的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债券通”是指境内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在交易、托管、结算等方面的基础设置机构连接,买卖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此次交行东京分行以“债券通”的方式,购入金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江苏地方政府债,期限为5年,为江苏引入了低成本的境外资金,进一步丰富了地方债投资人类型,拓宽了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有效助力债券市场及地方金融业对外开放,推动江苏地区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
  • 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与江苏省电子口岸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4月10日,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与江苏省电子口岸公司在南京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姜昕、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林骅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张国昌、江苏省电子口岸公司董事长李坚代表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作为系统内的骨干行,一直高度重视对地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今年开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的爆发,江苏省分行与省电子口岸公司积极合作,及时上线了中国(江苏)国际贸易江苏“单一窗口”地方特色金融服务交通银行模块,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本次双方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开启双方精诚合作的窗口,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今后交行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省电子口岸公司一起,共同推动电子口岸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完善、拓展和升级中国(江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功能,为江苏地区的进出口企业提供最好服务,为江苏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本次签约标志着交行和电子口岸公司的合作迈向更深更广的阶段。下一步,双方将在当前稳外贸的大环境下,进一步加强合作,扩大业务合作的范围,全力打造外经贸全方位、全链条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地方经济做好各项服务,提升对外贸易的电子化和便利化。
  • 最快17分钟放款 交行推出线上“快捷证”、“快捷贷”产品
    受新冠疫情影响,外贸进出口形势面临压力。3月以来,交通银行持续升级跨境线上金融服务,贸易融资类线上产品“快捷证”、“快捷贷”双双落地,进一步畅通外贸产业资金链,助力相关企业复工复产。客户依托“快捷证”、“快捷贷”产品开展贸易融资,从网上提交融资申请到款项到账最快只需17分钟。

    交行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以往办理进口押汇等业务时,客户要向银行提交提用额度申请,并把盖章的纸质申请书送到银行,银行对申请书进行印鉴核验,核查确认企业的真实身份后,才能在客户信用额度内垫付资金。

    2019年4月23日实施的最新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范了电子签名行为,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为电子单证的全线上操作奠定了基础。交行历时近一年时间,针对贸易融资申请要素多、客户录入形式多的症结,创建了一套适用于多种电子标准的电子签名和电子合同合成技术,解决了银企间纸质合约线下传递的关键痛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推出的“快捷贷”、“快捷证”线上贸易融资产品,彻底告别了纸质传递和实体印章,打通了企业和银行之间双向线上多个节点。客户可通过交行企业网银提交电子形式的国际业务授信额度使用申请书和其他相关资料,交行国际业务部门将在线完成授信业务处理。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开立信用证、办理贸易融资,并随时查看单据、查询银行处理结果,业务处理时间也大幅缩短。

    产品推出当日,上海国际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国投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国投国际贸易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率先尝新,在线办理了多笔无纸化跨境信用证和进口押汇业务,其中部分进口信用证下货物是抗击新冠疫情急需的医疗物资。
  • 吉林省贸促会和交行吉林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为深化国际业务合作 ,促进外贸企业发展,4月3日,吉林省贸促会和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原则,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共同服务企业。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积极配合吉林省贸促会为吉林省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深度参与经贸合作,助力吉林省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吉林省贸促会对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客户因国际贸易纠纷所产生的事件提供咨询、调解、仲裁等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吉林省贸促会就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国际业务客户的商事认证工作给予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实现法律支持合作,及共同宣传推介。

    同时,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将积极利用自身客户资源,配合参加吉林省贸促会组织的各项展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中医药展等)及活动。贸促会的各海外代表处可以与交行各海外分行加强沟通联系,并进行资源共享。吉林省贸促会协助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做好金融产品宣传推介,宣传金融创新产品以及金融知识,强化企业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维护金融消费者(企业)权益。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相关部门与吉林省贸促会相关处室通过研讨会、推介会、联学联建等深化合作,并就可合作的领域保持密切沟通。

    据悉,本次双方深度合作包含但不限于国际结算产品和国际商会惯例咨询、国际贸易纠纷咨询、跨境融资服务、宏观经济形势研判和政策解读,党建联学联建业务等领域。
  • 交行江苏省分行落地江苏首单“单一窗口”汇出汇款业务
    为满足企业客户日益增长的跨境业务电子化需求,交行江苏省分行与江苏电子口岸公司展开积极合作,于3月底上线江苏“单一窗口”金融服务,进一步打造全方位国际业务线上平台。

    3月31日, 在交行业务人员的指导下,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中国(江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成首单跨境汇款业务,标志着交行江苏省分行“单一窗口”线上化服务正式启动。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我国“促外贸稳增长”和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途径。交行江苏省分行利用这些优势,与江苏电子口岸有限公司进行接洽,合作推进江苏“单一窗口”和交行网银系统直连,以实际行动落实贸易便利化政策。
    本次交行江苏省分行“单一窗口”金融服务上线后,客户可以通过江苏“单一窗口”,直接办理开户预约、协议签署、银行绑定、跨境汇款、汇款查询等多项业务。交行运用系统自动获取企业在进口环节产生的报关信息,免除了企业往返银行网点提交资料的各项成本,即有效地防控了业务风险,又为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提供了便利。

    交行江苏省分行与江苏电子口岸公司密切沟通与合作,计划充分发挥江苏“单一窗口”的信息资源、用户资源集聚优势,依托大数据技术,推动开发江苏“单一窗口”下的贸易融资、海关保函、跨境电商服务等业务,共同推动电子口岸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完善和升级中国(江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跨境服务能力,助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
  • 一站到底丨交行福建省分行“单一窗口”打造跨境金融服务“快车道”
    近日,交行福建省分行推动地方版“单一窗口”网银正式上线,进一步延伸和畅通了信用证、贸易融资、出口信保融资、特险通等业务的办理渠道,实现了跨境金融服务“线上供”与“网上办”。

    通过中国(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福建省电子口岸公共平台),福建省进出口贸易企业可以与交行福建省分行完成在线签约、在线开户、绑定用户、跨境汇款、进口购付汇等金融服务功能,实现企业信息线上采集、单据无纸化传输,从客户提交到银行贸易背景资料审核处理全流程线上智能化流转,让企业享受足不出户一站式办理国际业务的全新体验。企业在“单一窗口”找到对应的满足业务需求的金融产品,分行即可通过“单一窗口”获取匹配的信息,在对接成功后,企业的电子化申请就会形成银行端的业务队列,银行只需在电脑端审核材料无误后便可完成企业需要办理的业务。

    据了解,“单一窗口”是联合国倡导的国际贸易便利措施,是由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联合商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推广的可供提交标准化信息和单证的平台,在线可办理包括预约开户、跨境汇款、网银开证、网银结售汇、网银贸易融资等多种业务。目前,“单一窗口”已成为促进贸易便利化和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手段。

    交行作为新一批地方版“单一窗口”试点银行之一,积极对接福建省电子口岸管理中心、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力推进地方版“单一窗口”项目上线。上线当日,共为11家企业客户成功办理了线上国际业务,为更好地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 交通银行落地临港新片区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
    3月31日上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举行“在临港新片区内试点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启动仪式,正式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操作指引(试行)》。当日,交通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将新片区企业上海昌强重工机械有限公司2笔总额为1000万人民币的国内证福费廷资产分别转让给中国银行东京分行和交通银行澳门分行,成功落地该业务。

    据了解,本次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积极对接境外同业和海外联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同业合作和系统内联动,利用利率定价传导机制,进一步降低新片区内企业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积极支持新片区建设。首笔交易的达成,为临港新片区促进境内金融资产与境外资金对流、吸引跨境资金流入提供良好示范。

    据悉,本次《操作指引》的发布,在境外金融机构希望配置境内优质金融资产的需求下,进一步提升了人民币资产作为全球资产配置的价值和吸引力,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同时也有利于境内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成功落地深圳地区单一窗口首单贸易融资业务
    疫情发生以来,交行深圳分行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全力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

    今年2月份,为助力进出口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交行深圳分行在深圳“单一窗口”平台推出纯信用贷款“通关贷”,进出口贸易企业可直接通过单一窗口网站,在线实时申请购付汇、关税支付等国际贸易融资贷款。

    3月30日,交行深圳分行再出新品,推出线上贸易融资产品,企业可通过单一窗口提交该项贸易融资申请,系统将自动进行报关单核对、余额扣减,通过企业网银电子签署,告别纸质传递、实体印章等,提升了业务处理与流转效率。产品上线当日即迎来首位用户,客户足不出户,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贸易融资与跨境支付的全链条操作,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走路”。

    交行深圳分行构建了在线“结算+融资”的跨境贸易金融服务体系,在疫情下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结算和融资服务。今后还将基于对接单一窗口的成功经验,继续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施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 交通银行与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携手推出疫情防控专属服务方案
    在抗击新冠病毒的特殊时期,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和上海市政府号召,扎实推进各项金融服务举措。近期,该行携手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共同推出疫情防控专属服务方案,用专业和真情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推出线上预约开户专属服务。
    交行上海市分行此次推出的预约开户专属服务,客户可通过上海单一窗口扫描相应的二维码即可进行开户预约。更为贴心的是,交行预设三条在线预约开户通道,客户可通过交通银行门户网站扫码、微信小程序扫码以及交通银行手机银行APP渠道扫码等方式快速完成预约开户工作。完成预约开户后,即可以在约定时间到交行网点办理账户开立,省去了网点等候时间,减少人员接触,有效提升开户效率。

    二是推出线上汇款及融资专属服务。
      疫情发生后,部分防疫物资需要从境外进口,产生跨境支付的需求,同时因临时性的突发采购需求,部分客户也向银行提出短期资金融通的要求。针对上述情况,交行上海市分行未雨绸缪,快速推出防疫线上汇款及贸易融资专属服务,分支行两个层面配备精干力量,由资深专家全程服务。客户只需要通过上海单一窗口提交汇款和相应的贸易融资申请,交行即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协助客户快速便捷地办理业务,真正做到跨境资金汇划的足不出户,安全放心。

    三是推出疫情防控费用减免专属服务。
    交行上海市分行持续关注疫情发展,呼应社会关切和客户需求。针对疫情防控中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交行此次特别推出费用减免专属服务。通过上海单一窗口提交的跨境付款申请,交行将给予手续费、通讯费的全免优惠,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四是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推出“抗疫一站通”金融服务方案。
    为防疫相关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开辟“绿色通道”,给予“随到随审、当日审结”的便利化政策,并在贷款的发放过程中提供优惠利率。通过信贷资金的“精准滴管”,切实满足了企业在防疫物资采购、生产、运输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 时刻在线 跨境联动 交通银行助力“防控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交通银行国际业务条线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总行党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开辟国际业务绿色通道,全力做好各项金融服务保障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总行国际部
    一是建立外汇业务绿色通道,对于疫情防控相关的物资进口、外汇捐赠、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等业务,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流程,高效办理。二是建立国际业务应急处置机制,按照国务院延长春节假期的通知,及时调整系统日期参数,做好系统运行和应急保障,确保国际业务系统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和资金汇路畅通。三是制定假期业务办理流程,结合具体业务需求,为分行办理防疫物资跨境采购购付汇、境外捐款收结汇、贸易服务业务提供操作指引。四是梳理假期内到期业务明细,形成业务清单,妥善制定处理方案,点对点发送到分行,总行业务支持团队及时准确对接分行业务需求。

    深圳分行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深圳分行克服委托方、采购方、供货方分处深圳、北京、韩国三地,且假期无法韩元清算等诸多不利因素,1月25日顺利完成防疫物资跨境采购货款支付143亿韩元,1月28日第一批物资成功运抵北京。客户感动地说:“感谢大家在我们背后的支持,没有这种超常规的合作,不会有今天的成果。过程太感动、太震撼,也太惊心动魄,我们在和时间赛跑!”

    北京市分行
    紧急到岗优服务,全力以赴抗疫情。北京市分行为两家医疗企业从日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和美国进口消毒液、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防疫物资办理汇出汇款共计12笔,金额260余万美元,全力支援抗击疫情。

    辽宁省分行
    迅速行动,积极调度。1月28日,辽宁省分行高效完成沈阳某医药企业境外采购疫情防护用品跨境汇款105万欧元,1月31日又为该企业向韩国进口防疫物品办理两笔跨境汇款共56万美元,获得市政府及客户的高度肯定。

    上海市分行
    阻击疫情,与时间赛跑。1月27日,上海市分行为两家企业办理跨境汇款120余万美元,用于紧急采购进口医用口罩和防护衣,当天收款企业确认收款并发货,相关物资通过专机及时运达抗击疫情第一线。

    江苏省分行
    并肩战“疫”,服务先行。江苏省分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开启专项业务服务,总行、分行、支行多级无缝对接, 2月3日完成首笔CIPS系统跨境人民币防疫采购汇款40万元,为缓解公安系统防疫口罩紧缺贡献力量。

    无锡分行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1月29日,无锡分行启动应急措施,紧急为客户办理从新加坡采购防控疫情口罩跨境付汇业务,从资料审核、信息确认、汇款录入、到国际部发出报文,快速办理完毕。1月31日,为重点企业客户办理大额预付货款收汇1200多万美元,帮助企业不受疫情影响按时履行发货承诺,得到客户肯定和赞扬。

    湖南省分行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湖南省分行第一时间响应客户需求,1月29日顺利完成防疫物资跨境采购货款支付;岳阳分行为客户向阿联酋进口防疫口罩办理款项汇出,汇款手续费全免,降低企业付汇成本,高效暖心服务赢得客户高度认可。连日来,湖南省分行办理用于采购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境外汇款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广西区分行
    助力抗“疫”攻坚,有速度更有温度。开启特殊时期企业还款“绿色通道”,第一时间组织成立应急“突击队”,1月31日完成一笔非常时期的跨境还款付汇业务,为企业客户解决了后顾之忧。

    四川省分行
    高效协调,紧密配合。四川省分行克服时间紧,任务急,春节假期清算系统关闭,外币小币种大额支付等诸多困难,1月30日某企业完成三方进口协议签约当天,成功办理非工作日内起息的跨境购付汇业务,确保了疫情防护用品的及时发货。

    陕西省分行
    全员全面全速全力,做好防疫金融保障。配合西安海关紧急购买海外医疗防疫用具的需求,陕西省分行高新区科技支行1月28日至31日特事特办,为海关支付5笔共100余万元用于购买防疫物资。

                                                                          来源:财经网 2020-02-04 
  • 助力“一带一路”、深化银保合作丨交通银行办理首笔“特险通”业务
    基于交通银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于今年签署的《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企业“走出去”专项合作协议》,为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交行在原中信保短期贸易险基础上,新增了针对“一带一路”沿线承建工程或出口大型成套设备的特定合同保险业务合作,推出了基于中信保特定合同保险的“特险通”融资业务。

    提供高质量、全方位、便利化的跨境金融服务
    12月24日,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越南的光伏电站承建项目办理了首笔金额为1550万美元的“特险通”融资业务。该项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跨境商务合同项下应收账款催收、管理、融资等全流程服务,匹配商务合同期限的无追索权融资,优化企业财务报表,应收账款催收与管理服务,能较好地解决客户后顾之忧。

    交通银行将继续深化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深入挖掘在“一带一路”沿线承建工程或出口大型成套设备的客群需求,推陈出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高质量、全方位、便利化的跨境金融服务。
  • 交行首批加入央行电证平台,首日成功开办电子国内证业务
    2019年1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电子信用证信息交换系统在交通银行顺利上线,交通银行在系统上线首日(截至17时)成功开立电子国内信用证7笔,合计金额13277万元。上海市分行、江苏省分行、无锡分行、广东省分行、四川省分行、陕西省分行等多家分行办理了该项新业务,上海市分行开出了交行首张电子国内信用证。

    电子信用证信息交换系统,是人行今年重点推出的金融基础设施项目。根据人行系统建设标准和要求,交行总行国际部牵头相关部门和分行于2019年7月成立项目组,深入研究电子国内信用证业务管理与技术实现方式,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诸多困难,确保交行成为人行认定的电子国内信用证业务首批投产行。
    提供专业高效、方便易用的金融科技服务

    电子国内信用证业务,实现了交行与其他参与行间国内信用证数据信息实时传递和跨行资金线上清算,彻底解决了之前国内信用证不支持中文电子传输所导致的结算效率低、管理成本高的业务痛点,满足客户对国内信用证高效结算融资服务的需求。交行此次开办的电子国内信用证业务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通过人行系统进行国内信用证业务的登记和托管,统一业务标准、有效降低业务风险;
    二是跨行国内信用证实现中文电子信息实时传输,替代现有信函邮寄方式;
    三是实现电子国内信用证跨行人民币资金流直通,提高贸易融资效率,加速实体经济企业资金周转。

    这些进步与当前我国支付领域金融科技高速发展、不断创新的形势相适应,提高了商业银行和企业办理国内信用证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国内信用证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交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全面参与和引领银行贸易结算融资电子化趋势,电子信用证就是贸易结算电子化的发展方向之一。投产首日电证业务的成功落地是交行科技应用与业务联动的重要成果,也标志着交行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贸易融资业务拓展的奋斗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下一步,交行将继续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创新系列产品,全面提升服务客户、业务办理的效率,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方便易用的金融科技服务,陪伴企业共同成长。
  • 交通银行成功办理中银协区块链平台首笔福费廷业务
    11月29日,交行四川省分行成功办理了中银协“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CTFU)”首笔福费廷二级市场转让业务。该项业务的办理,标志着交行和国内主要商业银行跨行业务合作渠道更加丰富、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更加灵活、金融科技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高。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通过对接中银协CTFU平台,交行实现福费廷资产实时发布、即时报价,促进资产以最优价格成交,助力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实现福费廷业务单据、交易意向书、债权转让报文等函件在权威、安全、中立环境中全流程电子化传输,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业务风险,激发市场交易活力。

    近年来,交行大力推动区块链等前沿金融科技在银行传统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积极践行国家“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率先开展区块链国内证等业务创新探索,已经或正在与人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中银协区块链平台和多家同业区块链平台进行对接。下一步,交行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加强金融科技运用,全力打造贸易金融生态圈,持续优化客户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的便利化体验,降低交易成本,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交通银行完成首笔创新离岸人民币单元自贸区新片区企业跨境人民币进口代付业务
    近日,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与交通银行霍尔果斯创新离岸人民币单元联手合作,成功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分行某2019年进博会参展商客户办理了全国首笔创新离岸人民币单元进口代付业务。据了解,该笔业务是交通银行首次利用霍尔果斯创新离岸人民币单元的资金,为境内客户办理的跨境人民币进口代付业务。通过离岸产品与在岸自贸区客户需求的有效协同与资源整合,增加人民币筹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推离岸人民币业务的产品创新,拓展离岸人民币单元的金融服务功能。

    据悉,交通银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有外币和人民币离岸牌照的国有商业银行。今后,该行将进一步利用本外币离岸账户、自由贸易账户、非居民NRA 账户的三位一体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推动自贸区新片区拓展离岸业务。同时,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充分利用区内、区外、离岸、境外等多个市场,寻求最低成本资金,有效降低区内企业融资成本,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逐步推进自贸新片区成为统筹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
  • 赋能湾区,交行发布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近日,交通银行正式对外发布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本次发布的方案是年初大湾区服务方案的升级版,产品服务更加贴合政策,配套支持更加优化完善。方案依托“综合经营、集中布局、特色跨境、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五大经营优势,致力于打造“产品互联、服务互通、三地如一”的综合金融服务网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紧扣“三地如一”,打通跨境服务渠道

    此次发布的金融服务方案融合了跨境、创新的经营特色,更增加了在城市更新、个人跨境、公司跨境及系统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方案,通过短流程、宽准入、尽放权、促创新、多试点、项目制、严风控等多措并举,进一步激发区域内机构经营活力的同时,加快推动该行在粤港澳大湾区业务发展。

    打通境内境外。加强境内外、离在岸的客户业务联动,总、分行及子公司业务协同,提升集团协同服务能力。

    打通集团资源。充分利用综合化优势,为大湾区建设提供商行、投行、租赁、信托、基金、资管、保险等一揽子服务,有效推进符合大湾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建设落地。

    打通线上线下。通过快速汇划、外汇财资等电子渠道建设,提高湾区企业跨境资金汇划、代客交易服务等线上处理效率,打造便利化的跨境金融服务。

    打通一站式服务。紧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民生金融重点方向,结合“惠港16条”等惠民措施,探索住房贷款、跨境财富管理、电子渠道多地账户信息查询等一站式便民金融服务。

    打通一网通平台。致力“单一窗口”平台建设,实现预约开户、签约、账户绑定、货物贸易购付汇、实时结汇等服务,服务大湾区建设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打通业务板块。围绕大湾区建设,从客户管理、授信支持、普惠发展、产品创新、科技赋能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政策,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点题“跨境创新”,凸显特色产品优势

    此次发布的方案落实到具体金融服务上,突出了基建互通、产业互联、科创数字、总部专享、跨境创新、政务便利和惠民安心等特色服务,可谓充满干货。其中,尤以支持大湾区跨境业务协同创新的产品、服务最为出彩。

    推出“单一窗口”全流程线上产品。顺应大湾区跨境贸易发展趋势,借助“单一窗口”等政府数据共享平台,丰富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方式,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加快跨境资金池系统优化及市场推广。优化跨境资金池线上服务渠道,提高企业业务申请及操作全流程线上交易便利性。

    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合作。积极跟进人行贸金平台建设步伐,配合人行完善系统平台对接实现方案,,助力大湾区贸易融资区块链发展。

    推动代客外汇财资业务创新试点。在大湾区优先推广电子渠道代客外汇财资业务,整合线上业务系统,优化操作处理流程,便捷企业自主在线交易。

    搭建跨境资金汇划交易平台。利用自主研发全球支付系统网络,为香港分(子)行、澳门分行开办与境内分行间美元、港币、澳门元快汇通业务,提高湾区客户跨境资金汇划服务处理效率。

    交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未来,交行将积极融入探索粤港两地理财产品互售试点、QFLP基金试点,依托人行区块链平台,推进票据、保理、不良资产等跨境资产转让试点。 服务大湾区建设是交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性任务,交行将举全行之力,助力大湾区成为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
  • 助力企业发展,交行贯彻落实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十二条”
    2019年10月25日,外汇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汇发[2019]28号),通知包括六项跨境贸易和六项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措施,总行国际部第一时间召集分行进行了政策解读,根据业务实际细化落地措施并对分行进行了工作部署。按照要求,各家分行积极向客户进行了政策宣传,落实多项便利化举措。

    10月28日,陕西省分行为境内A集团公司办理了股权出让资金直接对外支付业务,成为便利化政策出台后,交行落地办理的首笔业务。2018年7月,境内A集团将持有的B公司25%股权出让给韩国C公司并开立了境内资产变现专用账户,按之前《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操作指引》要求,上述账户内资金一直无法使用。“十二条便利化措施”出台后,陕西省分行运用资本项目外汇资金结汇支付便利化措施,第一时间为企业办理了股权出让资金直接对外支付业务,解决了之前资产变现专用账户无法直接对外支付的困扰,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11月20日,重庆市分行根据“十二条便利化措施”中取消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境内股权投资限制的规定,为某外商D公司办理等值4.5亿元人民币境外资本金汇入并向其全资子公司再投资等值4.5亿元人民币资金的相关外汇登记业务,该笔业务极大便利了外商投资企业的再投资需求,为企业境内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上海市分行运用“外债注销登记从外汇局下放至银行办理”的相关政策,在分行为企业办理了外债注销登记业务,帮助企业节约了“脚底成本”。

    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先后颁布了多项政策促进外商投资业务发展。本次,《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旨在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便利银行和企业等市场主体办理跨境贸易投资业务,有利于推进“放管服”改革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为境内企业和境外投资者创业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交通银行将继续落实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要求,持续加强政策宣导,帮助企业熟悉相关政策,在严格落实“展业三原则”基础上,稳妥实施、有序推进各项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重点围绕试点领域积极探索创新,积极推动长三角、大湾区及自贸区等试点区域业务拓展,提升市场占比,抓好进出口贸易、跨境投融资、自贸区、境外企业等四类客群的拓展,重点排摸本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客群,深挖存量客户业务潜力,拓展增量客户。积极为企业提供各项投融资便利化服务,更好服务于新时代、新业态、新需求,为新一轮对外开放贡献交行力量。
  • 交通银行为境外机构办理外汇NRA账户远期结汇业务
    近日,交通银行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分行为中国香港注册公司——亮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办理外汇NRA账户远期结汇业务,用于其向境内公司支付贸易款项。

    今年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印发《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4.0版)》,允许注册且营业场所均在区内的银行为境外机构办理其外汇NRA账户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交易。

    此次交通银行新片区分行为境外企业办理外汇NRA账户远期结汇业务,便于企业日常资金收付和汇率风险管理,提供结算便利,进一步拓展了NRA账户的金融服务功能。

    亮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作为境外贸易平台,主要经营泵阀、实验室设备、水处理设备、化工原料等贸易销售。上、下游客户涵盖境内外公司,收付币种包括人民币和外币。交通银行自贸新片区分行根据企业不同币种资金收付的特点,分别为其开立不同类型的账户,满足企业各类业务需求。

    据悉,自今年9月4日揭牌以来,交通银行自贸新片区分行积极响应监管新政,将产品设计、业务创新与支持实体经济有效结合。同时,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和交通银行离岸牌照优势,为境外机构提供包括FTN账户、OSA账户和NRA账户等“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来源:中国证券网
  • 直击进博会,交通银行助力高水平贸易便利化
    11月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时代扩大进口与贸易便利化”论坛在上海举行,交通银行行长任德奇出席并致辞。

    任德奇在致辞中表示,交通银行持续发挥总部优势及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全面加强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服务创新。

    任德奇认为,贸易便利化对银行服务便捷化和高效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交行全面加强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全球一体化服务能力,加快科技赋能,开展高水平贸易便利化试点,依托自贸区试验田加大金融创新,更好的服务于新时代、新业态、新需求,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交行力量。

    据介绍,交行与全球127个国家地区的1066家境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在全球17个国家地区设立了23家境外银行机构,健全了服务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支付结算网络。通过不断深化境内外和本外币联动,三季度累计实现国际收支1.55万亿元人民币。交行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企业“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项目两百余个,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率先开展行间贷款联动,在西南沿边地区设立面向东盟的特色专营机构。

    交行开展高水平贸易便利化试点,落地贸易收支电子单证审核、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等措施,节约企业单证准备和审核时间在50%以上。积极参与单一窗口在上海、深圳等地线上特色业务创新,推出在线贸易融资服务,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截至9月末,交行上海单一窗口签约客户数上海市名列前茅。落地“区块链+贸易金融”创新,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证和资产证券化平台,业务处理时间平均缩短3-5天。

    在自贸区创新上,交行通过参建自贸区新型开放高地,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成功落地上海自贸区新片区首笔自由贸易账户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推出新片区综合服务方案,创建实施负面清单授信准入管理模式。在上海市金融办发布的2019年第二批新增自贸账户名单中,交行账户占比60%。


  • 交通银行推出全新升级版进博会跨境金融产品手册
    在第二届进博会来临之际,交通银行推出了2019年全新《进博会跨境金融产品手册》,这是继2018年版产品手册推出并受到广大客商的热烈欢迎后又一创新升级举措。

    与2018年版相比,2019年版的产品手册增加了大量“电子化”元素。在新增的“跨境金融电子化产品”部分,囊括了单一窗口、单一窗口购付汇、单一窗口汇总征税电子保函、网银线上快捷开证、网银跨境汇出汇款、涉外汇款电子单证便利化服务和网银即期结售汇七大线上拳头产品,形成了更为完整和系统的产品序列。

    在科技赋能的大环境下,传统的跨境结算、融资及财资产品已不能完全满足进博会客商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交通银行审时度势,精准定位客商需求,先后设计、开发、推出了一批线上产品,这些产品围绕着进博会展商和采购商的全流程交易,从资金结算、汇兑交易、税费保函等多个维度帮助进博会客商更好地进行资金安排和流程控制。

    据悉,通过此次发布的全新升级版产品手册及创新电子化产品,交通银行将为进博会客商提供更加细致、完善、周到的服务,助力跨境交易更加便捷高效。
  • 单一窗口、跨境贸易融资......迎进博,交通银行这样提升服务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举行。官方资料显示,第二届进博会将有64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综合展,将有来自15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庞大的参展体量对金融服务提出了需求,交通银行积极准备,用实际行动升级服务迎接进博会的顺利召开。

    一、跨境贸易融资流程新突破——贸易融资网银线上提用投产

    2019年10月30日,企业网银跨境贸易融资正式投产。网银贸易融资依托交通银行企业网上银行,为客户跨境贸易融资提供便捷服务,使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从融资申请、资料上传等一系列工作,并直连银行业务系统完成放款。企业提交申请后可随时在网银补充上传业务申请资料,可同步在线查看银行对网银申请的全流程处理过程和结果,极大地提升了交易的时效性、便利性和经济性。

    投产当日,上海市分行客户上海国际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和客户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完成系统内首单企业网银跨境贸易融资——进口汇出款融资业务。从客户网银端发起贸易融资申请,到最终银行汇款报文成功发送,整个流程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大大提高了业务处理时效,使客户感受到更为便捷、快速的操作体验。

    近年来,交通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兼顾便捷、安全、高效为原则,不断运用新兴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新探索和新突破,坚持国际业务的流程创新和便利化再造。贸易融资线上提用的投产,是继跨境收支全渠道全覆盖便利化、区块链国内证、网银快捷开证、贸易金融交易平台、“单一窗口”等相关重要创新项目以后,实现的又一业务创新。交通银行将结合融资网银首单业务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国际业务发展质效,以更高效和便捷的服务手段惠及“进博会”嘉宾和客户。

    二、单一窗口贸易融资首单业务在上海落地

    2019年10月30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来临之际,交通银行顺利完成了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和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对接。依托于交通银行与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力量的合作开发,实现了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提交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与汇款申请以及后续流程的整体线上化,系统自动进行报关单核对、余额扣减和信息传输,业务资料可通过企业网银在线传输。既提升了业务处理和流转效率,又在核实贸易背景的前提下防控了业务风险,实现了便利性和安全性的统一。

    与单一窗口对接首日,上海恩德斯豪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为使用单一窗口在线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功能的首位用户。在新流程下,该客户足不出户即完成了贸易融资与跨境支付的全链条操作,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奔波”。

    通过此次对接,交行构建了在线“融资+汇款”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体系,为进博会采购商提供融资结算便利,将有助于进一步助推跨境人民币业务。今后交通银行将基于对接单一窗口的成功经验,继续运用各类金融科技手段实施创新,为实体经济做好服务。

    三、上海市分行升级外币兑换服务

    上海市分行自10月10日起,新增开办了新加坡元和澳门元个人售汇和存取款业务,进一步丰富了个人外币业务的币种范围。

    在进博会期间,交行上海各网点可凭潜在客户号为境外个人办理外币现钞兑换业务,以此满足境外个人办理外币现钞兑换业务的正常、合理需求。同时,分行130余家网点将上下一心、全力配合做好外币现钞保障工作,做好外币库存储备满足客户需求外。另外,对持进博会组展机构、服务者、专业观众等证件的个人客户在分行网点办理业务,还将提供优先叫号服务。

    这不是交行第一次服务进博会。去年,交行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厅安装了一台提供全球各地来往旅客进行外币和人民币自助兑换的外币兑换机。当时,两个分别来自巴基斯坦和乌克兰的客户,因为不熟悉外币兑换机的使用方法,没有成功取到兑换的人民币。监控录像中两个人无助、无奈离开机具,等好不容易找到他们两个之后,工作人员又因为语言不通不能更快更好解决问题而十分窘迫。

    因此,今年交行推出“1+1”现场值守服务模式,即现场值守,帮助客户顺利使用机具;手机值守,让交行服务与客户无国界交流。分行还成立了一支离行式机具应急处置小分队,专时专职专项处理进博会期间客户吞卡、账务调整、机具故障恢复等机具类应急事务,画就一幅以客户为中心、以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为路径的进博服务作战路线图。
  • 迎进博,交通银行单一窗口在线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首发成功

    为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依托总行在沪优势,积极对接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交通银行与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单一窗口在线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技术支持功能,并于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来临之际成功上线,顺利完成首单在线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和对外支付的全流程操作。


    2019年10月30日,上海恩德斯豪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为使用单一窗口在线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功能的首位用户。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提交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与汇款申请,系统自动进行报关单核对、余额扣减和信息传输,并联动交行网银完成融资放款和跨境支付一站式操作。既核实贸易背景,防控业务风险,又简化融资付款流程。进口商足不出户即可实现贸易融资与跨境支付的全链条操作,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奔波”。交通银行通过构建在线“融资+汇款”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体系,为进博会采购商提供融资结算便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未来,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将继续拓展线上渠道,持续完善便利化金融服务,依托齐全的业务产品集群,积极打造线上金融服务生态圈,用科技手段为贸易金融模式创新“赋能”,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四个品牌”助力。

  • 交通银行成功举办“迎进博,畅享跨境金融E时代”推介会

    为迎接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助力实现跨境贸易结算“便利化、自由化”,2019年10月29日,交通银行举办“迎进博,畅享跨境金融E时代”—跨境金融线上服务推介会。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陈超、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宋滨出席会议并致辞。


    陈超表示,交通银行为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升级打造了“交银跨境e金融”服务平台,为境外参展企业和境内外采购商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进口博览会相关企业的金融服务体验,以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用金融力量支持贸易强国建设。


    宋滨表示,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将以电子渠道为抓手,持续完善便利化电子化服务功能,依托完善的业务产品集群,积极打造线上金融服务生态圈,将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政策落到实处,有效满足市场对跨境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会上,交通银行宣布了第二届进博会相关金融服务举措,并系统介绍了全新国际业务线上金融服务平台“跨境e金融”。上海单一窗口开发商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对单一窗口功能做了详细介绍。


    下阶段,交行将把握进博会带来的发展契机,发挥线上“品牌”+“平台”的优势,为企业节约“脚底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的客户满意度,助力交行国际业务发展,推动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